菱鉴蒙尘,兰膏泻泪。今春谙尽愁滋味。阶前开了合欢花,床头叠起鸳鸯被。
芳草无情,东风有意。朦胧淡月帘垂地。子规不去唤人归,三更故搅银屏睡。

注释:

菱镜蒙上尘埃,兰膏流下泪珠;今年春天已尽,愁滋味深。阶前开了合欢花,床头叠起鸳鸯被。

芳草无情,东风有意;朦胧月色,淡如帘垂地。子规不去唤人归,三更故扰银屏睡。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抒写女子因春光易逝而产生的伤怀之情。全词以景语开篇,用典入情,含蓄蕴藉。

首句“菱镜蒙尘”和“兰膏泻泪”,是两个典故。据《拾遗记》记载,汉武帝时,赵飞燕有宠,其妹赵合德亦受帝幸,两人美貌无比,常在楼上梳妆对镜。武帝临朝时,必登楼召见二美,并命她们以菱镜和兰膏为容饰。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既形容了女子的容颜之美,又表明了女子的孤独寂寞。

“今春谙尽愁滋味”是说,这春光易逝的时节,自己的心情已完全沉浸在了无尽的忧愁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是说,台阶前开了合欢花,床头铺起了鸳鸯被。这里用典,也是出自《拾遗记》,赵合德曾与赵飞燕一起侍候汉成帝,二人都擅长歌舞,且容貌艳丽,成帝非常宠爱她们。一次赵飞燕生病了,赵合德便去侍候她,并替她梳妆打扮。成帝看到合德的美貌,十分惊讶,于是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合德回答:“妾名宜主。”成帝又问:“你姓什么?”宜主回答说:“我本是赤松真人的弟子。”后来赵飞燕死了,合德也死了,合德临死的时候对汉成帝说:“我死后愿伴君王左右,做鸳鸯鸟形的枕头,永不分离。”于是汉成帝就下令把合德葬于长安城东南,并立碑纪念她。这里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失去爱情的痛苦。

“芳草无情,东风有意”两句,是说芳草无情感却有意随风摇荡,东风有意却无情感却随风飘动。这里的“无情”、“有意”都是双关语,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现象,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情思。作者在这里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朦胧月色,淡如帘垂地”两句,是说朦朦胧胧的月光,就像垂下的帘幕一样,静静地笼罩着大地。这里的“帘垂地”也是双关语,既可以理解为自然景观,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情思。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子规不去唤人归”两句,是说杜鹃鸟不停地呼唤人们回家。这里的“子规”也是典故。传说杜宇化为一只杜鹃鸟,每到春天,就会啼叫不已,直到人们回来为止。这里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是说,夜深了,杜鹃鸟还在不停地啼叫,搅得银屏上的灯光闪烁不定。这里的“银屏”也是典故。据《博物志》记载,汉代宫中有用银箔制作的屏风,称为“银屏”。这里的“银屏”指的是代指妻子或情人。这里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