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
【注释】 发大都:从京城出发。 辞亲:告别亲人。 独行迈:独自行走。 至尊:指皇帝。巡:巡视。树羽:树立仪仗。殷:盛。阡陌:田间小路。宿卫:守卫宫城。耆德:有德行的老者。陋儒:浅薄的读书人。执戟:持戟侍卫。草深:草木丛生。关塞:山海关,古称“蓟门”。寥寥:孤零零的样子。眷眷:依恋不舍的样子,这里指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离开京城去大都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
【注释】 缘崖一径微,入谷双崦窄:山崖上有一条狭窄的小路。 密林日易曛,况及云雨积:茂密的树林里,阳光变得暗淡,何况还有连绵不断的阴雨呢。 行人望烟火 客舍依山色:行走的人望着远处升起的炊烟;客舍依傍着山峦。 家僮为张灯,野老烦避席:奴仆忙着点起灯火。 未觉风俗殊,祇惊关河隔:却没感觉到这里和家乡有太大的不同,只感到好像被隔绝在遥远的边远地区似的。 严程不可缓,子规勿劝客:旅途的时间很紧迫
【注释】 寒窗:指书房的窗户。 坐闻:坐下来听说。剥啄(pō zhuó):敲门声。启扉:开门。 冲风:顶着风。踏冻:踩着冰冻的路。至者谁:来的是何人? 由剡溪:从剡溪而来。俞子:俞子,即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福建莆田县人。 妇人惊笑群儿痴:妇女们吃惊地笑了,孩子们都感到奇怪。群儿,指小孩们。 俗物:尘世中的事物,这里指世俗之物。病我:使我生病。不可医;医治不了。眼明:视力好。 此珊瑚枝
【诗句解释】 1. 刘君古遗直,祠堂在丘园。:指刘君古(刘基)的正直品格和祠堂的位置在山丘园地。 2. 嗟此豪杰窟,文雄歘孤骞。:感叹这里(刘基的祠堂所在之地)是英雄豪杰聚集之地,但刘基却独自高洁不群。 3. 平生二三策,匪徼明主恩。:指刘基一生中只有两次献策给朱元璋(即“明主”,明太祖),并非为了求取皇帝的恩惠,而是出自他的忠诚之心。 4. 琐琐谈得失,无乃市井言。
【译文】 连绵的山峦在东北方向汇聚,突然中断如同被凿开。 无数的门户世代争夺,天险不可轻易突破。 圣人胸怀宽广无垠,善闭不是用钥匙锁门。 车辆行进已形成规范,关吏徒然敲击梆子。 居民纷纷摆开集市,房屋和井相互连接。 幽静的龛堂里白云聚集,清泉从石梯上流淌。 虽然地处要冲,但百姓风俗淳朴。 政令需要记取桃源,不必刻剑阁铭文。 仆人跪在地上劝我,请不要长时间停留。 山川景色固然美好,但恐怕风雨恶劣。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杭州送儿侄归里》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空江月满潮声怒,二儿勇踏潮头去。 - “空江”指的是辽阔的江面,月亮高悬,江水波光荡漾,显得异常宁静;“潮声怒”形容大潮汹涌澎湃,声势浩大。二儿子们勇敢地站在潮头之上,仿佛在与海浪搏斗。 2. 故园天末眇予怀,梦中识汝归时路。 - “故园”指的是家乡,远方的天空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之愁;“天末”指天边,遥远的地方
【注释】 杖藜:拄着拐棍。 万株红叶如云屯:形容枫树的叶子像红色云彩一样密集。 芙蓉峰:指芙蓉峰山。 宛宛一线随潺湲(quán,泉水流动声):仿佛一条线随着山涧的水流蜿蜒流淌。 弱萝纤葛(qiǎo,柔弱下垂的草茎):柔细的藤蔓和细小的葛草。 须臾:片刻,一会儿。横侧:横亘在两侧。变峰岭:变成山岭。高岸:高大的河岸。复为平原:又变成了平坦的地面。 浏浏:水流声。竹竿直:笔直挺拔的竹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文人雅士情怀的诗。诗人以山水为画卷,以酒会友,以诗抒怀,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1. 注释与赏析 - 诗句: 1. "翰林主人天上来,布帆不为鲈鱼开。" - 注释:诗人自喻为天上的翰林主人,布帆起航不为鲈鱼(指家乡)而开。 - 赏析:诗人自比为天上的翰林主人,表示自己志向远大,不为世俗所累。 2. "江湖渺渺天一色,朝光暮霭相徘徊。" - 注释
【注释】东方有一士,客养千金躯。东方一士,指李中甫。 束带听鸣鸡,出则陪文舆。束带,整衣冠。 代耕本非望,暂与田园疏。代耕,代耕者。 田园日梦想,投冠旋旧墟。田园,指田园之乐。 兴言在兹春,新畴复应畬。兴言,兴起言。 田父有好怀,过门更相呼。田父,农夫。 披草共来往,履历周故居。披草木,穿行田野间。 悠悠待秋稼,时还读我书。秋稼收获后,仍念读书。 虽未量岁功,栖迟固多娱。虽未能测度一年的收成
永嘉王君自制挽歌词,盖能安死生而未忘情乎?死生者也。集渊明句以释之: 自古皆有没,我今始知之。 【注释】:有:指人世的存在。我:指作者自己。始:才。 居常待其尽,逝将不复疑。 【注释】:常:经常,常常。尽:完尽,消失。逝:过去,指已过去的时间。不:通“否”,否定词。复:又,再。 人生无根蒂,去来何依依? 【注释】:无根蒂:没有固定的依靠或基础。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既来孰不去,奄去靡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