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奕
诗句解读: 1. 竹炉 - 诗中提及“竹炉”可能指的是一个以竹子为材料的炊具,常用于煮茶或煮水。 2. 绿玉裁成偃月形 - “绿玉”可能指的是一种绿色的玉石制成的器皿,如古代的玉壶等。“偃月形”则是指形状像弯月的容器。这种形容表明了该器具的形状和质地。 3. 偏宜煮雪向岩扃 - “煮雪”形容的是使用这个炊具煮水时,水汽上升,如同雪花飘落一般。而“岩扃”则是指山间的洞穴或者岩石的缝隙
【注释】 绿水环城入,青山到县分。 苔荒言子宅,草碧仲雍坟。 井邑兵多变,弦歌俗岂闻。 抱镰因采药,随意宿秋云。 【赏析】 常熟,古称具区、具吴等,位于江苏苏州市南郊,长江口西侧,太湖东岸,是江南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此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游览常熟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所经历的事情。前四句主要描写常熟的自然风光。“绿水环城入,青山到县分。”这两句写常熟城的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远处的青山与县治分界
湖州道中 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蘋叶雨新晴。 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 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 注释: 百里:形容距离很远。 溪流:指清澈的溪水。 见底清:水流清澈可见底部。 苕花:指苕草,一种植物,这里泛指春天的花。 蘋叶:指浮萍的叶子,这里泛指春天的叶子。 雨新晴:雨后初晴。 南浔:地名,位于浙江省湖州市。 贾客:商人。 舟中市
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1. 虫鸣叶落不开门,秋雨凄寒夕气昏。 - 虫鸣:指蟋蟀等昆虫的鸣叫,常在秋天出现。 - 叶落:指树叶由绿变黄,最终落下。 - 不开门:形容因为天气寒冷而不愿打开门窗。 - 秋雨凄寒:形容秋雨带来的冷意和凄凉的氛围。 2. 同学四人俱白首,偶成一宿共清樽。 - 同学四人:指的是四位旧日的同学。 - 俱白首:都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 - 偶成:偶然聚在一起。 -
霜风切戾撼疏扉,老病支离掩弊衣。 不久形容随日变,无多亲友逐年稀。 池当北向冰容厚,炉到寒深火气微。 操瑟齐王门下客,两年梅发未曾归。 注释与译文 1. 霜风切戾撼疏扉 - 解释:“霜风”指寒冷的风,“切戾”意味着冷冽、猛烈,“撼”是摇动,“疏扉”即稀疏的门扉。 - 翻译:凛冽的寒风无情地撞击着稀疏的大门。 2. 老病支离掩弊衣 - 解释:“老病”是指年老体弱
残山剩水旧吴宫,几度相期杖屦同。 夜雨新晴桃叶渡,春寒已过杏花风。 人生暮景方多暇,春事浓时一半空。 解后逢人因问信,酒船何日过湖东。 我将逐句进行详细的解析: 1. 残山剩水旧吴宫,几度相期杖屦同。 - “残山剩水”形容吴地的地理环境,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这里的“旧吴宫”指的是历史上的吴地宫殿,暗示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怀念。 - “几度相期”表示多少次期待与某人相聚的情景
春城柳色几家连,厨舍多时似禁烟。 处处绿芜生夜雨,村村白水落平田。 花稀野圃东风外,人远江天去雁边。 尽日百花洲上路,往来惟有一渔船。 注释: - 春城柳色几家连: 春天的城郭里,柳树的颜色与周围人家相接。 - 厨舍多时似禁烟: 厨房的炊烟已经消散了很久,好像被禁止一样。 - 处处绿芜生夜雨: 到处长满了绿草和野草,在夜间下雨的时候。 - 村村白水落平田: 村子里的水渠里的水全都流光了
诗句释义: 1. 逢故人夜饮话旧 - 遇见老朋友,晚上在一起喝酒谈旧事。 2. 风色萧萧木落天 - 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天气寒冷,树木已经凋零。 3. 故人解后会尊前 - 老朋友知道之后,会在酒宴中再相见。 4. 青灯照影冷清夜 - 夜晚,灯光映照出孤独的影子,周围一片寂静。 5. 白发听歌感少年 - 听着老友唱的歌曲,回忆起年轻时的激情。 6. 身未死前惟别苦 - 直到自己离世之前
这首诗是一首五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杏花落尽晓风颠,隐几怀人白昼眠。 - 注释:杏花已经凋谢,清晨的微风让人感到不安。诗人选择在白天休息,因为心里想着他的朋友。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这种孤独感和寂寞感,使得他在白天也难以平静下来。 2. 寒食渐分新改火,春衣犹恋旧装绵。 - 注释:寒食节渐渐来临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山院 山中的小院,我常来居住,周围有几处邻居的房屋,与我家共赏烟霞。 石池水碧连朝雨,金粟秋开满树花。 入社陶公宁止酒,品泉陆子解煎茶。 扁舟百里行非远,黄发应堪老岁华。 注释: - 山院: 指的是诗人隐居的地方。 - 频来即是家: 频繁地来到这个地方就像是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 邻房几处: 指周围的几家房屋。 - 共烟霞: 与烟霞为伴。 - 石池水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