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庆
【注释】 西湖:指杭州西湖。养花天:养花的最好季节。 小立帘前看蝶舞,水心亭畔带蚕眠:在帘前欣赏着蝴蝶飞舞,在水心亭畔看着蚕儿睡觉。 无梦到愁边:没有梦见忧愁的事情。 【译文】 西湖景色好,最是养花的好时节。我站在窗前帘下观赏着蝴蝶翩翩起舞,水心亭畔,蚕儿正在安静地休息。 我从来没有因忧愁而梦见过。 赏析: 这是一首咏杭州西湖的诗,写诗人赏景时的愉悦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遐想。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漏掉要点。本诗的首句写诗人在莲花峰观云海时的感受;第二句写山中天气寒冷的景象;第三、四两句写山中景色奇异,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最后一句点明“奇”字,总结全诗。 【答案】 ①莲峰:即莲花峰,在浙江省天台县城南五里处。②晓风斜:指早晨的凉风斜射过来。③玉楼寒起粟
注释: 西湖景色优美,特别是晚风拂过的时候。靠近水边的人家宛如绘画一般美丽,惜花亭院的景致淡雅如烟。月亮非常圆。 译文: 西湖风光好,尤其是晚风轻拂的时候。 临近水面的人家美得像画一样,惜花亭院的景致清淡得就像烟雾缭绕。 月亮圆圆的,十分明亮。 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描绘了超然台上所见美景,表现了词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之乐的热爱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
诗句 1. 画屏几点江南树。 2. 织丝丝微雨。 3. 西楼聊共燕徘徊,望晚云深处。 4. 楚兰描出,乱愁无数。 5. 系悠悠情绪。 6. 子规犹自两三声,道不如归去。 译文 在画屏上看到几点绿意盎然的江南树木。窗外细雨绵绵,如同丝线般轻柔地飘洒下来。我独自一人在西楼里,与燕子相伴,静静地徘徊着。远处的天空中,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这江南的景色如诗如画,让我心生感慨。然而
【注释】 1. 二分春色都辞树:春天有一半已经离开树木,即春去一半。 2. 剩一分风雨:还有一分的雨水和风。 3. 征衫检点最消魂:检查着出征的衣物最为伤心。 4. 看泪花红处:泪水像红花般晶莹。 5. 幽情难问,归期细数:深藏的情感难以诉说,归期细数。 6. 祗满怀离绪:只是满是离别之情。 7. 天涯谁解惜芳菲:天涯何处人能理解欣赏这美好的芬芳? 8. 任东皇来去:任由东方的太阳来回移动。 9
踏莎行 · 西海门云海 【注释】 出岫无心:形容山势高峻,好像从山中冉冉升起。 漫空疑雪:天空中仿佛飘洒着雪花。 千山皑皑:山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一片白色。 鸟飞绝:鸟儿都飞走了。 银涛海底:海面波涛如同银白色的光芒闪烁。 陆离光耀眼生缬:五彩缤纷的光影在水面上交相辉映。 巨浸汪洋:巨大的海洋波涛汹涌。 洪流倒决:洪水突然冲刷而下,翻江倒海。 凌霄漭瀁:凌驾于霄汉之上。 心惊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望江南·澄宇以青龙潭漘所得石制一砚,曰桃华砚,书至,制小词二首覆之”是要求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如“桃华砚,秋水正盈盈。曾伴高人吟晚翠,空山明月写幽情”中“桃华砚”“秋水”“高人”“空山明月”等意象营造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高洁人格的赞美;“片石拟连城。”(《南歌子·桃华砚》)运用比喻
踏莎行 · 扰龙 四壁流丹,千崖滴翠。南山奇秀北山媚。 行行渐入画图中,虎头唤起偏难绘。 雾湿烟鬟,寒侵薄袂。天花片片随风坠。 回看万古青冥冥,鸿蒙启自何年岁。 注释: 四壁流丹:四周墙壁上的红色如同鲜血般鲜红。 千崖滴翠:千座山峰上覆盖着的翠绿色如同翡翠一般鲜亮。 南山奇秀北山媚:南山的风景奇特秀丽,北山的风景妩媚动人。 行行渐入画图中:每走一步就仿佛进入了一张精美的画卷之中。 虎头唤起偏难绘
【注释】1. 大罗仙:道教传说中的仙人。2. 籍列蓬壶:指在蓬壶宫的仙人籍中。3. 钓鳌去:指在蓬莱岛上与巨鳌斗而胜的故事。4. 广寒:即广寒宫,传说是嫦娥居住的地方。5. 霓裳谱:仙女所奏《霓裳》乐章。6. 灵诰处:即灵官庙。《唐会要·灵官》:“凡有祭祀,皆以灵官为司命之神。”7. 蕊榜:即状元榜,科举考试后由皇帝亲自点定的第一名。8. 翠微:即玉皇。9. 怜:爱。
【解析】 此词为作者题赠华清汤池一粲者的作品。上片首二句写词人到访后,见一粲者正自池塘边出来,其人刚刚用过沐浴,春意盎然;三、四两句承上启下,写词人即兴填了一首小令赠与这位粲者。下片前二句写词人对华清池的赞美:华清池当年何等辉煌!月色清明,池水澄澈;后二句写词人与粲者的愉快对话:我们一同来沐浴吧,让心灵和身体都得到净化。全词以“赠”字贯穿全篇,语言清新明快,情致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