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庆
踏莎行 · 扰龙 四壁流丹,千崖滴翠。南山奇秀北山媚。 行行渐入画图中,虎头唤起偏难绘。 雾湿烟鬟,寒侵薄袂。天花片片随风坠。 回看万古青冥冥,鸿蒙启自何年岁。 注释: 四壁流丹:四周墙壁上的红色如同鲜血般鲜红。 千崖滴翠:千座山峰上覆盖着的翠绿色如同翡翠一般鲜亮。 南山奇秀北山媚:南山的风景奇特秀丽,北山的风景妩媚动人。 行行渐入画图中:每走一步就仿佛进入了一张精美的画卷之中。 虎头唤起偏难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默写。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洞仙歌 · 题于青龙潭小补桥所摄照片”,然后根据提示回顾内容要点,进行理解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语句,最后谨慎作答。 (1)“凭肩笑语,漫寻幽芳径”,意思是说:靠着双肩笑着交谈,随意漫步在幽深的小路上。
《卜算子·夜扫梧桐叶》是明代夏完淳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秋日夜晚,独自面对空闺的情景,表达了对理想伴侣的深深期盼和无奈。下面将结合文本逐一展开分析: 1. 诗词原文: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2. 译文: 秋天的景色来到了空旷的闺房中,深夜里清扫着梧桐叶。没想到两个人心意相通的结却无法达成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狮子林,在苏州城西。 六月:指农历六月。 谁描出、一天秋景:谁能画出如此美丽的秋景呢? 频携手、篁阴小院,松林幽径:经常手挽手,沿着竹林和松树林间幽暗的小道行走。 几杵疏钟惊客梦:稀疏的钟声惊醒了客人的美梦。 半龛佛火传心影:佛灯映照着佛像,佛光照亮了人影。 却吴棉、御后尚无温,阑干冷:却见皇宫里也还没有暖意,栏杆外寒气逼人。 长霄里,雨初静:天空中,雨已停止。 空阶外
【注释】 步蟾宫: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青龙潭:在山西永济县西南,为黄河古渡口,相传为汉光武帝刘秀渡黄水处,又名“神女潭”。夷: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观夷女裸泳:观看少数民族女子裸露着身体洗澡的情景。 银涛冷:指瀑布的水势汹涌,像银色的波浪一样寒冷。 洛水:指洛阳的洛河,因洛王而得名。惊鸿:形容飞鸿迅疾而高远。留影:指留下影像。 珠流玉迸:形容瀑布如珠似玉般迸落。 铅华净洗余娇晕
【注释】 石柱峰:位于安徽省黟县境内。 镂月裁云: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盈盈:清澈的样子。 水晶井:指泉水。 一泓:一泓水。 时照:不时地反射。 惊鸿:雁飞过水面惊动的倒影,这里借指人的影子。 石柱参天:石柱子直插云霄。 峭壁悬千仞:陡峭的山崖高悬于千丈以上。 劳袖绠:衣袖被绳索吊起。 缒幽寻胜:寻找幽静的胜景。 清虚境:清冷而寂静的境界。 赏析: 《点绛唇·石柱峰》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释义】 满江红·李涵初君索题出峡图,集宋人句 指引归舟,空怅望、江南天阔。回首处、故都禾黍,汉家陵阙。指点六朝形胜地,悲凉万古繁华歇。记一声、鼙鼓揭天来,金瓯缺。 铜驼恨,应难说。铜仙恨,几时竭。但沧波画里,晓风残月。归梦已随秋风远,故园莫遣音尘绝。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肠先热。 【译文】: 指引着归舟,空自感叹遥望江南辽阔的天空。回首之处,故乡的禾黍,汉朝的陵墓都已不复存在
【注释】 1 散花坞:地名。 2 怪石凌空:指山崖上奇形怪状的石头。 3 仙人指路:指山上有神人的踪迹。 4 老僧采药来还去:指僧人在山上采药。 5 盈盈天女下散花:形容天上飘下的鲜花像仙女那样美丽。 6 翠袖飘飘:形容女子袖子飘逸的样子。 7 携手:并肩。 8 低鬟:低头梳理鬓发。 9 青鞋微透胭脂雨:形容女子的鞋子被胭脂染湿,像雨水一样。 10 华鬘(bān):美丽的头发和首饰。 11
出谷堕层云,握秀插晴碧。百步天梯蜿蜒来,空翠沾衣湿 注释:走出山谷,跌落层层白云之中,山峰上生长着秀美的花草,颜色如晴天一样碧绿。山间有一条长长的天梯,弯曲延伸而来,山上的翠绿色雾气轻轻飘落,湿润了诗人的衣服。 有美似天都,玉屏遥侍立 注释:山上的美好似天堂中的宫殿,远处高高的山峰像屏风一般矗立在那里,静静地守护着这片美景。 青鸾振翼忽飞还,招我入瑶席 注释:一只美丽的青鸾振翅高飞,突然又回来了
注释: 卜算子·清凉台 奇异的石头从空中飞来,创造了一个清凉的境地。古树在西风中摇曳,叶子被吹得沙沙作响,我站在斜阳下。 傍晚的云气逐渐显得忧愁,远山静静地横卧着像黛色。虽然穿着吴地的棉衣,仍然感到寒冷。山谷里传来了空寂的声音。 赏析: 本词以清丽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幽静的清凉台。上阕写景,突出了“奇石”、“老树”以及“斜阳外”这几个景物;下阕写人,突出了“暮霭”、“远山”以及“绝壑生虚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