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之芬
诗句释义 - 眉峰碧:描述女子眉毛的颜色,通常指绿色。 - 裘敞山肩叠:形容穿着厚重的衣物,可能是冬日穿戴。 - 惟拥诗肠热:只因为诗歌(诗肠)而感到热情或激动。 - 宝鸭温香不敌寒:形容使用珍贵的物品(如宝鸭)取暖,但无法抵抗寒冷。 - 榾柮、金炉爇:榾柮是一种古代取暖用的木炭,金炉是铜制的炉子,用于燃烧香料。 - 酒暖香芬烈:饮酒后,香气浓郁。 - 茶熟烟凝结:茶叶煮好后
绮罗香 · 题画眉 玉镜鸾新,晶帘燕悄,朝露袭人兰气。欲效当年,京兆闺房韵事。入时宜、最要长蛾,喜宫样、匀分八字。占风流、石黛南都,生花妙笔殷勤试。 注释:用画眉的比喻来描绘女性的美丽和气质。 赏析:这首词以画眉为题,赞美了女性的美丽和气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词作。 第二句"晶帘燕悄",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景象
【诗句】夏日常抛,冬时更恋。炎凉颠倒殊纨扇。年年熨贴绽重缝,春晖肠断馀衣线。经纬须分,元黄自辨。绨袍故好何心羡。黑貂虽敞志犹存,牛衣未必长贫贱。 【译文】 夏天总是被抛弃,冬天又更加依恋。炎热和寒冷的交替,就像翻转的纨扇。每年都要修补破损的衣物,春天的阳光让人心痛,余下的衣线也断了。 必须区分经纬,辨别颜色。过去对绨袍的喜爱,为何还要羡慕别人的黑貂?即使披上黑貂的大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理解其意思和思想感情;然后结合注释、出处,以及相关的写作背景,分析其手法和表达效果,最后根据选项要求,逐一进行比较判断,得出答案。 “芳兰秀菊馨香换,难禁异乡羁旅”,此句是说:芳兰菊花香已变,我难以忍受异地的漂泊生活。芳兰、菊花都是芳香之物,此处代指女子,“芳兰”与“菊花”均借以比喻自己的妻子
临江仙·糊窗(消寒十咏其一) 故纸窗棂风雨破。几日嫌寒,不敢临窗坐。数幅云笺功力大,糊来顿使寒威挫。从此书灯添夜课。爱惜灯花,不怕风吹堕。三五银盘虽隔个,相扶梅影分明过。 注释: - 糊窗户:用纸糊上窗户,防止寒风进入。 - 几日嫌寒:几天来因为寒冷而不愿意开窗。 - 云笺:指书信,这里指写在纸上的字条。 - 功大力:形容书写的功夫很大。 - 灯火夜课:在夜晚读书学习。 - 爱惜灯花
【注释】 ①赋:指写词。离居:离别的住处。②红豆: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象征相思,这里泛指思念之情。③啼春莺燕:春天里黄莺和燕子的叫声,这里借指美好的时光。④屈宋:指屈原《楚辞》、宋玉《九辩》。⑤姮娥:《月令》中的“嫦娥”是月亮里的女神,也代指月色。⑥流黄机:织女星的别名,传说她住在天河之上。⑦十二阑干:指栏杆有十二根。⑧秦楼:古时在长安东南有座华丽的楼阁,称为“秦楼”。⑨彩凤:指凤凰
【注释】 1. 韶华:美好的时光。 2. 畴息:同“畴昔”,指以前的岁月。 3. 时哉不与:时运不顺,不能如愿。 4. 人情阅历:人的世态炎凉。 5. 火、冰、心迹:分别代表人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情感。 6. 真言不醒顽石:佛经中有说,人若念诵真言(即佛经中的咒语),就能使石头变得柔软,但顽石不会因此而改变,比喻真理无法说服顽固的人。 7. 庸福:平庸的福分。 8. 青衫泪湿:穿着青衫
【注释】: 1. 帘钩:指门环。 2. 眉痕掩映雾绡空:形容眉毛如雾,掩映在纱帐上,像轻纱一样透明。 3. 曳影抛烟近绮丛:曳(yè),拖着;曳影,形容人影摇曳不定;抛烟,形容烟雾袅袅飘动;绮(qǐ),有花纹的丝织品,这里指窗帘。 4. 一角斜牵犀划水,半规疑堕月留弓:犀(xī),象牙制的笔。此处用来形容笔杆弯曲,似是犀牛角制。半规是指月亮的一半。“疑堕”意为仿佛从高处落下。 5.
诗句解析: 1. 芳草池塘,秋千院落。旧游回首浑如昨。 - “芳草池塘”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芬芳的草地和池水相映成趣。 - “秋千院落”则可能暗示了过去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时的情景。 - “旧游回首浑如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好像一切都没有改变。 2. 东风吹梦各天涯,诗怀酒兴萦离索。 - “东风吹梦各天涯”意味着随着春风的到来,人们的梦境也变得遥远。 -
注释:离别了你在江边舒展开的梅花。思君旅居时,深秋萧索凄凉。塞上的雁又向南飞去。羁留在外地的人何时能回家呢? 愁苦的心情无法用笔题写。没个量愁尺子。消瘦对黄花。应该知道我是思念家乡。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在长姊离开后,寄情于江边的梅,抒发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别君时江上舒梅萼,次句写思君时旅邸秋萧索,三、四句写羁人的愁绪与归期之难。五、六句写愁心难以用笔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