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蓦山溪·大石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译文:春天的湖水平静如镜,菱角和荇菜缠绕着船尾。空中的翠绿景色映入我衣襟,轻轻拍击着水面上的鱼儿,它们受惊而逃散。傍晚时分,潮水上涨,慢慢没过了沙滩的痕迹,远处的山峰如同屏风般矗立。 注释:1. 湖平:湖泊平静无波。2. 菱荇:指水中生长的菱角和荇菜。3. 衣襟:衣服的前襟部位
``` 月眉星眼,阆苑真仙侣。娇小正笄年,每当筵、愁歌怕舞。水亭烟树,春去已无踪,桃源路。知何处。往事如风絮。 如今闻道,误剪香云缕,闲系小乌纱,更无心、浅匀深注。三山路杳,终不是人间,知谁与。吹箫女。共驾青鸾去。 译文及赏析 译文: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貌和她的忧愁。她的眼睛如同月亮一样明亮,眉毛似星辰一般闪烁,是天宫中的仙子。她年轻貌美,正在宴会上歌舞,却害怕跳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然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诗意,最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进行赏析。 “蓦山溪·墨梅、荆楚间鸳鸯梅、赋此”,这是第一段小序,交代写作背景及写作对象。 第二段是上片,“江南春信,望断人千里”。意思是说春天的讯息,望穿了人的双眼。 第三段是下片,“魂梦入花枝,染相思、同心并蒂”。意思是说灵魂进入花枝之中,沾染了相思之情
蓦山溪·赵昌父赋一丘一壑,格律高古,因效其体 饭蔬饮水,客莫嘲吾拙。高处看浮云,一丘壑、中间甚乐。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堪钓前溪月。 注释: 1. 饭蔬饮水:吃蔬菜,喝水。 2. 客莫嘲吾拙:客人不要嘲笑我笨拙(指不擅长饮酒)。 3. 高处看浮云:站在高处看着飘动的白云。 4. 一丘壑:一片山林。 5. 中间甚乐:其中非常快乐。 6. 功名妙手:指有才能的人。 7. 老矣
【诗句】 - 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斜带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 - 一尊遐想,剩有渊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蒙蒙细雨。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还一似,笑翁诗,自没安排处。 【译文】 - 小桥流水,想要下山到前溪去。呼唤故人来,陪伴先生,一起行走于风烟之中。穿越幽深曲折的竹林,时而经过一些小的崎岖山路,斜倚着流水,半遮着山峰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碧玉歌”、“碧云曲”。双调,一百零九字。上片四十六字,下片五十九字。上下片各分六句,两平韵。 想伊不住:思念她不能自已。伊,她;住,止。 船在蓝桥路:指在蓝桥驿的路上。 别语未甘听:告别的话语还未忍心听。 更拟问:还打算问。 而今是去:如今就要离去。 门前杨柳:泛指门前的柳树。 几日转西风:经过几天后,西风又吹起来了。 将行色:准备出行。 欲留心:想要留意。
诗句如下: 金风玉露 ,洗出乾坤体。乘兴到前村,见一片、清溪无底。竹篱茅舍,鸡犬两三家,寻渔父,问湘灵,拄杖斜阳里。 译文如下: 金风玉露,洗出乾坤体。乘兴到前村,见一片、清溪无底。竹篱茅舍,鸡犬两三家,寻渔父,问湘灵,拄杖斜阳里。 注释说明: 1. 金风玉露:指秋风和秋露,常用于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意境。 2. 乾坤体:指整个宇宙或天地间的事物,这里形容大自然的壮丽和辽阔。 3.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虞美人”、“碧山词”。双调,九十八字,上阕四仄韵,下阕四仄韵。 客:指春天。 繁华主:指春天。 红紫未全开,早绿遍、江南千树:红与紫色的花尚未盛开,而早春的绿叶已经布满了江南的树木。 一番新火,多少倦游人,纤腰柳,不知愁,犹作风前舞:新近点起的新火,使得多少疲倦的游子们,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杨柳依旧含着忧愁,风儿吹过它的身边。 阑干:栏杆。
蓦山溪·送蔡元长 溪堂欢笑,惯捧玻璃盏。今日祖西城,更忍把、一杯重劝。别离情味,自古不堪秋,催泪雨,湿西风,肠共危弦断。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临江仙”。 溪堂:指水边的亭子,这里指送别的地方。 欢燕:欢乐的燕子,这里指友人。 祖西城:指京城西面的长安城。 五马旌旗: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之马匹和车前的旗帜,这里指皇帝出行时的情景。 便:就,于是。 曲江池馆
【诗句释义与赏析】 蓦山溪·自述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译文:我自称为壶山居士,虽然还没到花甲之年,但内心却已经厌倦了世俗的生活,向往着道家的清静生活。我喜欢学习道家的生活方式,家中摆放着竹制的桌椅和茶具,窗外是青山绿水,屋前有条小径通向清溪。 注释:1. 壶山居士(自称):自称为壶山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