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
【注释】 旧游:过去在外地的游览。如梦:像梦一般。又坠鞭扶路:好像又骑着马,扶着马缰。烂漫:指春天的景色。江湖:泛指江河湖海。暂归去:暂回故乡。春申:古地名。城郭:城墙。杨柳溟蒙:杨柳枝头笼罩着薄雾,迷迷蒙蒙的。帘幕:窗帘门幕。家家:处处。梅雨:初夏的雨,因江南多梅树而得名。金尊:指酒器。停几日:停饮数日。 重问:再三询问。当筵:在座的宾客中间。到处流莺:到处有鸣叫的黄莺。换前度
【注释】 “春来”二句:意思是春天来了,我懒洋洋地不想出门,整天只在家里。殢(yì):困倦。拖逗:牵惹,牵扯。“记黄昏、门巷三月初三”:意思是记得去年的这个时间,我正闲情逸致,在家饮酒赏花。门巷:家门口。三月初三:农历三月初三,即清明节。杨柳:柳叶初生,垂条拂地,随风飘舞。鸦:乌鸦。这里用乌鸦栖息在杨树上的情状暗喻柳树。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以至神魂颠倒。见得:被你看得到。背解罗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顷刻恨重重”是第一句,意思是说时间很短,但愁思却很长,这是诗人对春天的惜春之情。“闷倚东风”是第二句,意思是说诗人闷闷不乐地靠在东风中,这是诗人因思念妻子而产生的惆怅心情。“伤春天气酒初中”是第三句,意思是说春天的天气和饮酒的心情都与往年不同,这是诗人对春天的伤感心情。“燕子不如人意懒”是第四句,意思是说燕子飞来飞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把握,每个小题分别考查其中的一个方面。解答此题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回归原文,逐句逐词地分析,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水龙吟二首 其二”,这是第二首,是一首咏物词,描写的是杨花的飘飞。上片开头两句写春末杨花被风卷起,随风飘散的情景;“一番做雨”是说春末杨花被风卷起,随风飘散,像下雨一样,“便怎地
谁摘碧天色。 谁?是谁采摘了那碧绿的天空? 点人小龙团。 像小虫一样点缀着人们生活的“龙团茶”。 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 太湖的水面上,云雾缭绕,如同被水汽浸润过一般,经过了几年的岁月。 应是露华春晓,多少渔娘眉翠,滴向镜台边。 应该是清晨的露水,使得渔夫们梳妆时眉色更显得鲜润,这些露水都滴在了她们镜子的旁边。 采采筠笼去,还道黛螺奁。 采集了这些竹制的篮子
【注释】: 1. 台城路六首:即《台城路·江水江花共色》。 2. 夜来孤馆无眠惯:昨夜在客馆中失眠,已习惯了。 3. 雨声更催天曙:雨声更催促着天要亮了。 4. 著户帘开:打开着的窗户。 5. 敲窗烛暗:窗外的蜡烛被雨敲打而发出声响,显得暗淡。 6. 尽把闲愁来絮:全部把无聊的忧愁倾诉出来。 7. 离情几许:离别之情有多少呢? 8. 掐遍莲更:掐着莲花再写一遍,形容反复书写。 9.
【赏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代词人苏东坡的一首词。上阕写景,以“百年如此今宵,倩谁力挽银河住”为起,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之情。下阕抒情,以“人间一霎,排风吹浪,广寒知否”为起,抒发了作者对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译文: 一百年就这样过去了,今天这个夜晚,谁能让银河停止流动? 长空一片洁白,万声都止住了呼吸,截天风雨。
湖光千尺,接翠楼天半。 杨柳疏疏映窗扇。 蓦回栏、低亚钗影才分,刚省识、花里卷帘人面。 横塘曾几过,道是无情,怎得含娇递饧眼。 浅笑不禁痴,略要回身,又压臂、羞抬双钏。 镇罗袖、长垂几生修,羡一抹疏红,夕阳珊槛。 这首诗描述了湖边景色的美丽和女子的娇美。 1. 湖光千尺,接翠楼天半:湖水广阔,与天际相接,如同翠绿色的高楼一半隐于水天之间。 2. 杨柳疏疏映窗扇:柳树稀疏地映入窗扇
【注释】 翠云:指仙山。缺处,指仙山上的洞府。花光:花朵的颜色。沁,渗透。芳讯:芳香的消息。青玉重门:青色的玉制的门。芳讯,芳香的消息。更经坛:又经过道观。日静药径:阳光安静地照耀着修道者的小路。烟深:烟雾浓密。流水里、依约棋声人影:在溪水中隐约传来下棋的人声和人影。瀛洲:传说中的海外三座仙山之一,这里泛指仙山。携:带领。俊侣:英俊的伴侣。多恐:恐怕。秦人:秦国人,这里指秦国使者。笑相问
潇湘忆故人 梁王台上,有西风倦旅,弹铗衔杯。 一日几徘徊。 恁侠客侯朱,狎客邹枚。 千秋巷陌,问斜阳、一例蒿莱。 只人说、寒林归燕,信陵门下飞来。 应还忆,沧海畔,正西凫、故山猿鸟争猜。 秋色更番催。 又菊散霜疏,枫绽烟开。 纱巾漉酒,唤双鬟、卖褥安排。 风云感、干人甚事,橛船满载菱回。 注释:梁王台:指汉时梁孝王刘武的台观。 西风倦旅:西风吹倦了远行之人。 铗:剑把。 衔:含在嘴里。 侯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