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如梦,又坠鞭扶路,烂漫江湖暂归去。
认春申、城郭杨柳溟蒙,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
金尊停几日。
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
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
问曲里、潇潇几时休。
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
【注释】
旧游:过去在外地的游览。如梦:像梦一般。又坠鞭扶路:好像又骑着马,扶着马缰。烂漫:指春天的景色。江湖:泛指江河湖海。暂归去:暂回故乡。春申:古地名。城郭:城墙。杨柳溟蒙:杨柳枝头笼罩着薄雾,迷迷蒙蒙的。帘幕:窗帘门幕。家家:处处。梅雨:初夏的雨,因江南多梅树而得名。金尊:指酒器。停几日:停饮数日。
重问:再三询问。当筵:在座的宾客中间。到处流莺:到处有鸣叫的黄莺。换前度:即“再前度”之误,指重新唱出以前的曲子。花里小分楼:指楼上的女子。屏格玲珑:指女子脸上的妆饰。浅试、春葱弦柱:指弹奏琵琶时,用春葱似的手指拨动琴弦。
问曲里:指询问曲子中的内容。潇潇:指音乐声悠扬宛转。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
檀板银灯:檀板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泛指音乐伴奏。那回情绪:指过去的情调。
【赏析】
《洞仙歌·旧游如梦》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自己对旧地重游的怀念,下片写与友人重逢时的心情,全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
这首词以“旧游如梦,又坠鞭扶路,烂漫江湖暂归去”开篇,词人首先描绘了自己在家乡时的悠闲生活。“旧游如梦”,词人回忆了曾经在故乡度过的美好时光,那时的生活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美好。“又坠鞭扶路”,词人再次踏上旅途,准备回到故乡。这里的“又”字,既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烂漫江湖暂归去”,词人暂时离开了繁忙的江湖生活,回到了故乡。这里的“烂漫”二字,描绘了故乡春光明媚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词人在这里用“暂归去”三个字,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词人用“认春申、城郭杨柳溟蒙,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来描写故乡的景象。这里的“春申”指的是春申江,即现在的长江支流。“城郭杨柳溟蒙”描绘了春天里,城墙上的杨柳枝叶茂盛,朦胧一片的景致。“帘幕家家梅雨”则描绘了每家每户都在忙着收晾衣服的场景,因为此时正是梅雨季节。这些景象都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故乡之中。
“金尊停几日。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词人在这里用“金尊”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自己饮酒的情景。“停几日”则表达了词人在故乡逗留的时间并不长。他不断地询问在座的朋友,是否已经换了新的曲子。这里的“到处流莺换前度”描绘了词人听到朋友们唱出的前一段曲子的场景。这里的“莺”指的是黄莺鸟,因为黄莺叫声婉转悦耳而得名。“换前度”则表示这些曲子都是之前听过的曲子。词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接下来,词人继续描绘了自己在故乡时的生活场景。“花里小分楼”指的是楼阁中的女子正在弹琵琶的场景。“屏格玲珑”则描绘了女子脸上的妆饰精致细腻。“还浅试、春葱弦柱”则表示女子轻轻地拨动着琵琶的弦,弹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些描写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让人感受到了词人对故乡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词人用“问曲里、潇潇几时休?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这里的“潇潇”指的是音乐声悠扬宛转的样子。词人不断地询问曲子何时才会停止,这反映了他对故乡生活的留恋以及对过去情感的回忆。而“那回情绪”则是指过去的情调,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这首词通过描绘故乡的风景和人情,展现了词人对故乡生活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同时,词人也通过这种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