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注释】: ①题落花胡蝶卷子:指以“胡蝶”为题写的诗。落花,指飘零的花瓣。②芳草天涯:芳草萋萋,天边远隔。青遍:遍染青翠的颜色。③惆怅:伤感悲苦。④休怨:不要抱怨。⑤胡蝶:即蝴蝶,这里借指词人自己。⑥留恋:眷恋不舍。⑦题:写。⑧卷子:本指古代写字用的竹简、木片,这里代指诗词作品,也可理解为书卷。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上片写春去的无情,下片写对春去的无限惆怅和惋惜
【解析】 此词为作者夜咏所见而作。上片写诗人在深夜静谧的环境下独坐沉思,吟诵诗篇。下片写诗人在深夜静谧的环境下吟诵诗篇,抒发感慨。全词情景交融,意境高远,风格清丽。 【答案】 译文: 金鸭(古代一种熏香器)燃尽了香气,烟雾也散尽。翠竹无声、风已停息。我提起袖子想要去挑亮那盏灯,但回头一看月光东照。 人静。人静。独自一人在思考着诗歌的韵律。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小词
【注释】 点点的雨点落在空荡的台阶上,细雨纷纷地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城楼上传来更鼓声。我睡意朦胧刚刚醒来,又被东边的风轻轻吹去。 没有依据,没有依据,斜着的月亮快要露出曙色了。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春夜风雨的词作。上片写春夜的景色和心情。起三句,先写出春夜的景色:点点滴滴的春雨落在空荡的台阶上,细密而连绵不断;远处传来阵阵的更鼓声。这两句为全词奠定了一个静谧、凄清的气氛。接下来写自己的感受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春的词,词人以“日日懒朝妆,闲却银床金井”来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全词意境清新明丽,语言浅切自然,风格质朴。 上片写春景。“耐过”二句说,经过一番春寒后,花枝上几枝花影在闪动。“闪杀”,即“闪烁”之意。“日日”两句,承上“耐过”意,写自己的慵懒:懒得早晨梳妆打扮,也懒得起床到庭院里去赏花。“懒朝妆”,“懒”字下得妙,把作者对春天的依恋和喜爱表达得委婉而含蓄
【解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月下一溪烟淡”点出时令,“渔叉夜响”描绘了渔人劳作的场景。“知有小渔舟,叉得寒鱼初返。同伴。同伴。掉向白萍花港。”写渔民捕鱼归来,与同伴们欢聚的情景。最后两句,以“同伴”、“掉向”等词语为线索,写出了一幅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夜景图,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示例: 如梦令 月下一溪烟淡。溪里渔叉夜响 。知有小渔舟,叉得寒鱼初返。 同伴
【注释】 1. 夏头春尾:指春天的中间。 2. 芍药:即牡丹,古代称花为“华”。 3. 琐窗:雕花木窗。 4. 灯花:即灯芯花,用油点灯时燃成的灯花。 【译文】 正当盛夏之时,正值初春之末,芍药花盛开。傍晚时分,微风吹拂着雕花木窗,令人惆怅,那美人孤独地倚靠在那里。还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梦里的灯火闪烁着,只有几朵灯花。 【赏析】 《如梦令》,原为唐教坊曲名,本唐玄宗所作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词。首句“欲别玉人归去”即“欲别伊人归去”,交代了离别的对象和原因,是全词的主旨句。第二句“细雨廉纤薄暮”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第三四句写送别时的情景,“红烛静愔愔,好共绿窗幽语”,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伊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将要离开你回到家乡,天刚下着小雨。黄昏时分,雨渐渐小了。室内点燃着红烛,静静地发出轻微的燃烧声。 让我们暂时留下吧,暂且不要回去
《如梦令·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友人离别的情状;下片写自己因送别而引起的愁思与感慨。全词以景起,以情结,抒发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之情。 【注释】: 1. 风捻杨丝:指微风轻拂杨树。 2. 碧老:指树叶由绿变黄。 3. 荷钱:荷花的花蕾。 4. 何日草堂边:何时能在故乡的草堂边? 5. 一林黄鸟:树林中的一群小鸟。 6. 懊:遗憾,懊恼。 7. 软红
【赏析】 此词写送别。上片起首三句描写江景与舟中情景,渲染送别的氛围。下片写别情。“如梦”,用典,《晋书·谢安传》说:“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后遂称所居之地为“东山”,或称所交之友为“东山之旧”。 “沙尾孤舟潮拥”句,写白沙江头,江水汹涌,浪花飞溅,舟行其中。一个“拥”字,把大江的磅礴气势和船行的艰难状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手底离觞酒重”,写自己端杯欲饮,但酒却沉重,难以举杯
【注释】: 如梦令 · 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 忆住柳庵山寺。幽兴随心无次。支枕敞晴窗,卧选万山紫翠。 清吹。清吹。我爱涧松妩媚。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词中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忆住柳庵山寺”,回忆起在山寺中的住所。 “幽兴随心无次”,心情随着心意而变化。 “支枕敞晴窗,卧选万山紫翠”,在晴朗的窗户下,躺在床上,欣赏着万山的绿色和紫色。 “清吹。清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