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月涧
注释:赵州和尚给信使送信时,信鸽飞得非常快,直直地扑打着大地。这僧人贪恋信鸽的美味,不知不觉地被关进了鸟笼。 赏析:本诗通过描述一只鸽子被赵州和尚收进笼子里的情景,讽刺了那些贪恋名利的人。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信鸽飞得飞快的场景,以此突出赵州和尚的神通广大。接着,诗人又用“甜头”一词暗指那些诱人的利益和诱惑,表达了对这些人盲目追求利益、丧失自我的批判。最后,诗人用“随他圈缋”一词
【注释】 偈:佛教语,意为佛语或佛经。 其四十三:这是第43首偈颂诗。 如佛见佛:如果佛看到佛。 佛无异见:佛没有不同的见解。 如法说法:按照佛法来宣示教义。 法无异说:佛法里也没有不同的教说。 只如鸦鸣鹊噪,莺啼燕语:只有像乌鸦、喜鹊的叫声,黄莺、燕子的鸣叫一样。 是:这。 有异说:有不同的说法。 是无异说:是没有不同的教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佛的偈语,主要讲述了佛与众生之间的区别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天下名山到因脚(注释1) 这句诗的意思是“世界上有名的山峰都是从脚下开始攀登的”。这里的“因脚”指的是起点,意味着任何伟大的成就都始于基础,没有基础就无法取得成就。 六州之铁难铸错(注释2)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六州的铁矿石,也很难铸造出完美的错误”。这里的“六州”可能指的是六个州或六个地区
【注释】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四十五:世尊拈(niān )花,南泉指(zhǐ)花,灵云桃花,智门莲花,总是空花,添得衲僧眼中花。诸人若要发明心花,直须铁树开花。 【译文】 世尊拈花示众,南泉大师指点花朵,灵岩寺的僧人说花朵是桃花,智门寺的僧人说花朵是莲花,这些说法都是“空花”,而只有真正悟道的人眼中的花朵才会发光,就像那铁树一样,不开花也会开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四十六 世尊有密语,今古无人举。 等闲举得最分明,夜来滴滴檐头雨。 诸人睡著不曾知,付与村农自歌舞。 注释:这首偈颂讲述了世尊(佛陀)的密语,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理解它。然而,当雨水滴落在屋檐上时,那些被雨水淋湿的花瓣会显得格外明亮。这些花瓣就像是被雨水唤醒的花朵,它们在夜晚的寂静中默默地绽放,仿佛是在诉说着一种无言的语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
【注释】 屎溺:粪土。稊稗:杂草。瓦砾(lì):砖块和石头等。 官驿路:旧时供官员来往的大道。荆棘:指路上杂生的野草。 【赏析】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四十七》是释慧远所作,诗中以否定的态度看待“道”在“屎溺”、“稊稗”、“瓦砾”之中,而认为“一条官驿路”,即大道上无须特别去铲除杂草。 这首诗表达了释慧远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态度和否定精神。他看到当时的社会是非混淆,好坏不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综合赏析。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分析诗中的艺术手法,并在此基础上作答。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十六”是这首诗的题目,点出了此首诗的主要内容。“西江十八滩声,太白峰头同一眼听”,诗人在西江边,听到江水的声响和山中回荡的声音,仿佛看到太白山巅有眼睛可以聆听这些声音,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声、山音比作人眼耳朵
这首诗的译文是: 子(儿子)得到父亲的作用,父亲得到儿子的形体。他们互相展示着丑恶的一面,挂在人的嘴唇和牙齿之间。到现在茶树上,每一片叶子都哭诉着春天的雨露。 注释解释: 1. 子:儿子; 2. 得其用:获得父亲的作用或影响; 3. 父:指父母亲; 4. 得其体:获得父母亲的身体或形态; 5. 互呈丑恶:互相展示丑陋和不美好之处; 6. 挂人唇齿:像挂在人的嘴唇和牙齿之间一样; 7. 至今茶树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四十一两堂首座,一人拈出照乘之珠,一人拈出连城之璧(两个寺院的主持,一个人拿出可以照见万物的珍珠,另一个人拿出价值连城的美玉。) 临济寻常喝似雷奔(临济寺的和尚平常的喝斥声就像雷声一样轰隆。) 者里下得一喝(这里才真正地发出一声大喝。) 何止价增十倍(这声大喝的力量不止是加倍,价格还要翻上十倍。) 【赏析】 此诗是临济宗门下的僧人慧远禅师所作的一首偈颂。这首诗中“照乘之珠”
【注释】: - 一机不露,万机寝削:比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显露出来,其他事物都显得无关紧要。 - 今日当阳,提者一著:指现在的皇帝是当朝的君主,掌握着国家的大权,是关键所在。 - 荆山之玉轻抵鹊:指一块小小的玉石就能使一只喜鹊飞走。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