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泐
《渭水离亭图》是明代诗人释宗泐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太白峰前渭水边的场景。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翻译,并附上赏析: - 诗句解读 1. “太白峰前渭水边”: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站在太白峰前,眺望着渭水的景色。太白峰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山峰,位于陕西省眉县横渠镇西北,因其高峻而著称,常有云雾缭绕其中。渭水则是指流经长安城的渭河,这里不仅是古都的发源地,也是诗歌中常出现的重要意象。 2.
【注释】 白首:指头发已白。相逢、别离:指朋友相见又离别。开处:指心绪开阔,意气风发的时候。千丝万丝:形容柳树的枝条很多,细长柔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归南昌时作的一首七绝。全诗以“相逢”与“别离”为线索,通过描绘春风中江头的柳树形象,来表达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白首相逢又别离”,写诗人和友人在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之时,再次相聚,然后又分别。“白首”一词,既表明了两人的年龄
这首诗是一幅画,也是一首诗。它描绘了龙江送别的情景。 我们来看第一句:“相送龙湾雨雪寒。”这一句描述了送别的地点和天气状况。龙湾是一个地名,可能位于今天的某个地方。雨雪寒则描述了天气的寒冷和恶劣。这里的“雨雪寒”不仅是对天气的描述,还隐含了一种分离的情感,因为雨雪往往象征着离别。 接下来看第二句:“齐秦千里各之官。”这里说的是两个朋友,一个叫齐,一个叫秦。他们分别前往千里之外的地方做官
【注释】 琅玕:美玉名。 云门山客:指画竹的诗人张士衡。 老干:指已经生长多年的竹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张士衡画竹,来抒写自己对新事物的喜爱,以及对旧事物的厌恶之情。首句“谁写琅玕近石傍”,用疑问的语气写出了画中竹的特点,琅玕为美玉名,这里暗指竹子;“半丛春雨半秋霜”则描绘了竹的形态和色泽。第二句“云门山客岂无意”,以云门山客的身份自况,表达了自己对竹的喜爱之情。第三句“老干不如新笋长”
【注释】: 读断江集:即读《断江集》。断江,即《断江集》,《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三收录。 丹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凤纹:凤凰的纹理。凤凰为祥瑞之禽,其文谓之“凤文”,这里指凤凰的纹理。 沧海:大海。取龙筋:取龙的筋骨。龙为神异之物,其筋可作乐器。 世上无人识:世上没有人能认识或理解它。 青天:天空。五色云:五彩斑斓的云彩。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隐士在山野间寻找到一件稀世珍宝
注释:仙阁位于山崖之上,桂树丛生。钓丝溪口,风吹荻花,如诗如画。支公在千峰之下吟诵诗句,放飞仙鹤,归来时月已圆满。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情感的诗。首句“仙阁崖根桂树丛”,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仙阁,其根基位于山崖之上,周围是茂密的桂树。第二句“钓丝溪口荻华风”,描述了在溪口垂钓的场景,风吹动着岸边的荻花,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三句“支公吟对千峰晚”,描绘了诗人站在山巅,面对万壑千峰
【注释】 1.次韵钱塘怀古 其二:第二首诗。次韵,是和诗的一种体裁。次韵钱塘怀古 其一:见题解。 2.山川形胜说:指杭州的地理形势优越,风景如画。说,陈述。 3.混茫:指茫茫的水色。 4.百五十年:指从唐僖宗时起的一百五十年间。底事:什么事? 5.一丘:指坟墓、墓地等。委:埋没、遗弃。秋阳:指太阳光。 【赏析】 《次韵钱塘怀古》是一首怀古诗。此诗先写钱塘山水之美,然后感慨江山易主,朝代更迭
【题解】 虞邵庵,名不详。阁老仙翁,指唐代高适。据《旧唐书·高适传》载,适为封丘尉时,与李白同游,有《别韦之逸人东楼》诗:“阁老东方一布衣,胡琴琵琶手亲持。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又《自蓟北归》诗云:“吾兄有弟皆飘零,清秋门馆来过我。”此当是其友人所写。 【注释】 阁老仙翁(阁老:官名。仙翁:仙人):指唐代高适。去不还:指高适去世,不再回来。雀巢:形容字迹如鸟巢一般密集。诗卷
叠嶂楼前九曲坊,曾同墨客坐华堂。 卿家好事能投辖,帘卷春风白昼长。 注释: 叠嶂楼前九曲坊:叠嶂楼位于长安城东面,是一座高耸入云的楼宇,楼前有一条九曲曲折的街巷。 曾同墨客坐华堂:我曾和文人墨客一起坐在华丽的大厅中。 卿家好事能投辖:你家有福气,可以随意投下马嚼子(即缰绳),这里暗喻你家很有权势,可以随便进出皇宫。 帘卷春风白昼长:窗帘轻轻卷起,春天的阳光洒满整个房间,白天变得很长。 赏析:
【注释】 应制赋甘露诗十二韵:按皇帝诏令,应制写赋以赞美甘露,共十二韵。 天地:指天空与大地,泛指一切宇宙间的事物。 时和:指天时地利人和,天下太平。 侧闻:从旁边听说。 淅沥:形容水滴落的声音。 松上:松树上面,即松枝。 晶荧:晶莹发亮。 圆明珠的皪:圆形像珠子一样的光泽。的皪是通假字,“的”通“的”,光华闪烁的样子。 玉玲珑:玉石雕成的小动物形象。 嘉应:美好的应兆。 竞采:纷纷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