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泐
《樵隐为江子瑜作》是一首描绘山间生活情趣的诗歌。以下是诗句、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 1. 日出上山去,日入负薪归:描述了清晨和傍晚的生活情景。日出而上山,日落而归家,这是平凡而朴实的生活方式。 2. 明月照茅屋,凉风吹薜衣:描绘了夜晚宁静的山村景色。明亮的月光照亮了简陋的茅屋,凉爽的夜风轻拂过薜荔(一种植物)的衣服。 3. 浊醪在瓦缶,大白兀自持: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北萱堂 萱草可忘忧,树之北堂后。 此堂何为设,白头有慈母。 暑月萱始花,凉风吹户牖。 母颜和且悦,上堂奉尊酒。 岁岁见萱花,年年献亲寿。 儿孙满眼前,甘旨亦具有。 昔当艰虞时,东西屡搔首。 幸今际承平,日不离左右。 我间南陔篇,古人相戒守。 愿入北堂诗,弦歌同永久。 翻译: 北萱堂 萱草可以忘却忧愁,在北堂的后方种植它。 为什么要在这里设立这个堂?因为有一位慈祥的母亲。 夏天的时候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云巢万物表,雪洞鸿蒙先。 结搆自无始,安居可长年。 雪色共清素,云气同周旋。 六窗既虚寂,神宇何廓然。 白鹤绕巢外,长鸣月当天。 仙人从空来,散花满璚筵。 有时乘飙轮,浩荡游八埏。 俯视沧溟水,倏忽成桑田。 下士梦未觉,如醉方酣眠。 茫茫百年内,宁知此中玄。 诗句释义:云雾缭绕如同鸟巢,雪白洞穴如同混沌初开。结构之精巧,自远古以来便存在;安身立命,可以长久。雪的颜色纯净素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安古心还山中》。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句释义 子来能几日,遽有还山想。 - 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人生的易逝。"子来"可能是指某人或某事,"几日"表示时间不长,"遽有"意味着突然之间。"还山想"则表明此人或此事想要返回山林。 长笑轻别离,一策晨独往。 - "长笑"可能表示对离别的淡然态度,或者对某种情况的讽刺和嘲笑
【注释】 《望昆崙》:指诗人遥望昆仑山。昆崙:昆仑山,在中国西部青海、新疆、甘肃等省区。传说中为西王母所居之处。 积雪覆层巅:指昆仑山顶上积满了雪。 冬夏常一色:指无论冬夏,昆仑山顶的雪都是洁白如旧。 群峰让独雄:指昆仑山上其他山峰都矮小,只有这座山峰高大雄伟。 神君所栖宅:指昆仑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神君: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栖宅:安身立业的地方。 传闻嶰谷篁:传说昆仑山下有嶰谷,那里长着竹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描绘了水西图的场景。以下是对其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首句:“水西绝境江左无,何君好事写作图。” - “水西绝境”指的是水西地区的偏远和荒凉。“江左”是指长江以北地区,因为古人认为长江以南地区较为繁荣,而长江以北则相对落后。“无”表示没有。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水西地区偏远荒凉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何君(即何景明)”好学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的赞赏。 - 第二句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可久的《菖蒲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蒲生山泽间,水石长为徒。 - 蒲:指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 生:生长。 - 山泽间:指山间和水中。 - 水石:水中的石头。 - 长为徒:长久地依附或陪伴着。 2. 超然尘土外,秀色清而腴。 - 超然:形容远离尘世的超脱。 - 尘土外:指远离尘世的地方。 - 秀色:美好的颜色,这里指的是菖蒲的颜色。 - 清而腴
这首诗的作者为杜甫,全诗如下: 东皋老人歌 东皋老人七十馀,眼明能读细字书。 年来不肯城郭住,无事只爱东皋居。 东皋所居良不俗,松竹桑榆翠围屋。 前畦后圃花相映,满眼儿孙美如玉。 老人心中乐闲旷,时时倚杖东皋上。 乌纱侧裹酒半酣,目送飞云度青嶂。 吾知老人与世违,东皋幽处无是非。 吁嗟怵迫何所为,世间富贵多危机。 逐句翻译: 1. 东皋老人七十多岁,眼睛明亮能读细字书。 2.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敬亭: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 - 云歌:诗歌形式的一种,以云为题作歌以表达情感。 - 吴子:可能指吴某,一个从敬亭山回来的人。 - 宣城: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境内,是吴的故乡。 译文: 敬亭山上生白云,有时化作五彩斑斓的图案。 从龙山下化为雨水去,想与世上祛除尘埃和污垢。 云总是舒卷自如,不可测度,遥看天空明亮无迹可寻。 甘霖未及大地,尘土还未消尽
潭府四畅亭 读古书,弹古琴,一亭风月开清襟。 临池洗砚写新句,玉壶旨酒时一斟。 如此四畅,载登载临。 美哉修身治国,上顺君父,足以大畅吾王之心。 梁园咏雪,多士如林。 河间礼乐,和乐且耽。 既不泥乎声色,亦不纵乎田禽。 此亭燕坐自朝夕,亭前花木春阴阴。 衡山高,湘水深,天长地久扬德音。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四畅亭中阅读古书、弹奏古琴的诗作。他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自己修身治国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