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
田野 萧萧田野,矫矫修林。 译文:田野广阔,林木茂盛。 注释:田野:广阔的农田。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 赏析: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2. 旸雨夜涤,山气朝深。 译文:白天的阳光和雨水在夜间洗涤着大地,山间的雾气在清晨时分变得浓重。 注释:旸雨:指日出时阳光照耀,下雨时雨水滋润。夜涤:夜间的清洗。山气:山间的云雾。朝深:早晨时山雾更加浓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为《前出塞二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译文: 洮州健儿骑着大马,在路上遇到高官的车子却不肯下马。他们用新鲜的牛羊作为赌注,饮酒吃肉,在原野上掠夺。年老的翁父背着柴火,年轻的媳妇抱着被褥。酒酣耳热之时,他们意气风发,豪饮大嚼,但酒意未消,却突然拔出腰间的刀横插在床头,想要抢夺财物。 唉,真是这些士兵粗悍勇猛,却又被敌人欺凌,犹如苍蝇一样被杀死
【注释】 平等庵:在安徽歙县。雨宿:下雨时住宿。晏息:休息,闲居。向秋窗:面对秋天的窗户。 叶声:指树叶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蔽山雨:遮断山间传来的雨声。 梦浅:睡得不深。妙香:美梦。侵:进入。宵孤:夜深。百虫侮:各种昆虫在夜里活动。 虑尽:想得太多。复谁在:谁又能存在?境真:境界真实。安所取:从何处取得。 岩户:山洞的门。纷纷岩户间,微觉天花吐:在山洞之间,隐约能听到天上的花朵落下的声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郊居杂兴》的一部分。诗中描述了王维在湖边居住的生活,以及他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首句“结室面东湖,风来湖水香。”描绘了王维在湖边结屋的情景,风吹过湖面,带来了湖水的芳香。这句诗通过描绘环境的清新和宁静,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次句“随意采菱舟,夤缘洲渚傍。”则展现了王维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一面。他随意地坐在小船上,沿着湖泊的边缘采摘菱角,这种生活充满了自由和闲适
【注释】 晚坐:晚上坐着。弘济寺:在江苏扬州西北,唐时建。荆篱石埠:用荆条编成的篱笆,石砌的码头。自为村:自己形成一个村庄。风严:风很紧。乌榜:乌篷船。菱浦:菱角洲,水边地。渔炊:渔船上炊烟。荻根:芦花,芦苇的茎干。野月:指月亮。荒荒:荒凉的样子。江峰寂寂:江岸上的山峰寂静无声。销:同“消”。菰(gū)香水鹤喧:香炉中的鹤在喧闹。 【译文】 傍晚坐在弘济寺中,古树参差掩映着寺庙的大门
【解析】 这是王维的一首五律诗,作于开元年间诗人任太乐丞时。“客心元易感”一联是写景,“先秋夜”“月皛鹊翻枝”二句是抒情,最后四句是写意。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的闲适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答案】 ①第一联:客人的心情本来就容易触动,落了叶子也无须等到秋天再凋零。②第二联:何况又是这秋天的头一天,悠闲自在地敲钟定时打更。③第三联:露水凉凉的萤火虫飞在草上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描写了暮春时节的雷塘景色,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其一,“雷塘无限白杨花,寒食西风集暮鸦”。这两句写暮春时节的雷塘景色:无数白色的杨花,如雪一般飘洒在雷塘上空,寒食节时西风吹拂着暮鸦,它们成对地在空中盘旋。“白杨”,即杨柳,这里指柳树;“暮鸦”,指傍晚归巢的乌鸦。这两句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以动衬静,以景传情。 其二,“莫向旧堤窥柳色,春锄争上玉钩斜”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语言表达、技巧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在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来分析。首先明确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7个字。前两句描写长板桥寒色萧索,霜草遍地;后两句写诗人因思而唱,抒发怀乡之情。 【答案】 偶过长板桥感旧(《秦淮杂诗》)
【注释】 春光渐老:春天的阳光渐渐衰老。 流莺不管人烦恼:流莺(黄鹂)不顾人的烦恼而鸣叫。 细雨窗纱:细细的雨丝像窗纱一样密布。 深巷清晨卖杏花:在深深的小巷中,在清晨的时候有人卖杏花。 画中有个人如玉:画中的那个人就像美玉一样,洁白无瑕。 小立檐前:在屋檐下站立着。 待燕归来始下帘:等到燕子回来,才收起帘子。 【赏析】 《减字木兰花·春光渐老》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首词
萧萧田野,矫矫修林。 旸雨夜涤,山气朝深。 婆娑一室,有觞有琴。 弄琴衔觞,爰写我心。 田野萧萧,修林矫矫。 村静鸣鸡,天长归鸟。 明月宵盈,轩墀净皎。 偶影其间,群象载悄。 迢迢星宇,夜境其幽。 虫声喓喓,若或相求。 园列静□,杂籁交流。 我思君子,饥劬曷酬。 良夜有灿,良辰有撰。 霞冠鲜姿,飙回馀善。 与子游般,期罔或倦。 岂无他人,怀我亲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