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何处饶寒色,长板荒桥霜草多。
惟有春风寄樊口,当筵能唱隔江歌。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语言表达、技巧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在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来分析。首先明确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7个字。前两句描写长板桥寒色萧索,霜草遍地;后两句写诗人因思而唱,抒发怀乡之情。

【答案】

偶过长板桥感旧(《秦淮杂诗》)

秦淮何处饶寒色?长板荒桥霜草多。

惟有春风寄樊口,当筵能唱隔江歌。

注释:“偶过”:偶尔经过。“樊口”:指南京附近的长江渡口。“当筵”:即“登筵”,“筵”(yán)是酒席。“隔江歌”:指《子夜吴天歌》一类的歌辞。“秦淮”:今南京城西秦淮河。“饶”:充满、遍布的意思。“荒桥”:冷落荒凉的桥梁。“霜草”:结满白霜的青草。

赏析:

首联点出诗人过长板桥时的所见,秦淮一带寒气逼人,到处是霜草。这一句以冷色调为主,渲染了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秦淮”二字也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颈联写诗人此时触景生情,想起当年在樊口时,每当春风拂面,就忍不住要唱起《子夜吴歌》。这一联将“秦淮”与“樊口”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尾联写诗人此时登筵唱和,怀念故国之情溢于言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