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元易感,落叶不须期。
况是先秋夜,悠然钟定时。
露凉萤悦草,月皛鹊翻枝。
是际空山里,能堪薜荔思。

【解析】

这是王维的一首五律诗,作于开元年间诗人任太乐丞时。“客心元易感”一联是写景,“先秋夜”“月皛鹊翻枝”二句是抒情,最后四句是写意。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的闲适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答案】

①第一联:客人的心情本来就容易触动,落了叶子也无须等到秋天再凋零。②第二联:何况又是这秋天的头一天,悠闲自在地敲钟定时打更。③第三联:露水凉凉的萤火虫飞在草上,月亮洁白皎洁的喜鹊在树枝上翻动着翅膀。④第四联:在这山里空无一人的时候,谁能忍受得了那些藤萝攀附在身上呢?⑤尾联:赏析:首联开门见山,点明了题旨。诗人说:“客心元易感”,“客心”,即旅居异乡的游子之心。“易感”,容易感触。这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身在异乡,远离家乡亲人,所以容易感触伤怀。“落叶不须期”,不必等待秋风萧瑟时才感到树叶黄落,而应随时都感到它的到来。因为落叶本已预示着秋季的到来,而秋天的到来又总是那么迅速,转眼间便到了“落叶知秋”的季节了。“况是”紧承前句,说明不仅不需要等秋风来临,而且即使是在初秋之夜,也会感到秋天的气息袭人。颔联写景。“悠然”,指闲适的样子;“钟定时”,指打钟报晓,天刚亮就敲钟,表示时间的推移与季节的变化。两句都是描写秋夜的景致。“悠然”二字写出了夜静、月明、钟声悠扬之状,而“先秋”则暗示了诗人对秋的感受。颈联写夜景。“露凉”、“萤悦”、“月皛”、“鹊翻”等词,都写出了秋夜清冷的特点。“月皛”二字,既写出月色洁白,又形容月光明亮,使人如登高山,望见云海,视野极为开阔。而“鹊翻枝”,则写出了秋夜的寂静。“月皛”二句写景,而“露凉”、“萤悦”、“鹊翻”都是写景兼有动作,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尾联写意。“此际”一句总揽全诗,指出此时此刻此地空无人烟。诗人用“能堪”一词,表明他对此境地并不觉得可怕,反而有一种超然物外之感。末句“薛荔思”,是说自己独处空山,思念着薜荔树。薛荔是一种蔓性植物,常生山壁上或岩石之上,枝叶繁茂,可用来编席。这句是借用薛荔来代指薜荔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