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君王提一旅,礼法用三驱”意思是说君王率领着一支军队,按照礼节规定来实行狩猎。“木落鸿能矫”意思是说秋末时节,大雁在高空中飞翔,好像在空中做体操一样。“天寒虎在嵎”意思是说寒冬腊月,老虎藏在山洞里不出来。“风尘收猛士,骑射局文儒”意思是说战乱平息后,收拢了勇士和文人。“锐首谁家子,人间大丈夫”是说那些有勇有谋的人是从何处来的啊,他们是人间的豪杰。 【答案】
【赏析】 这是一首写除夕的诗。诗人在除夕之夜,面对满目疮痍、风烟弥漫的世界,深感世事沧桑,人事全非。他想到吴门(今苏州),想起自己在这里度过的许多个除夕夜,如今又到另一个国家来过年,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1. 丧乱:指战乱。 2. 吴门:今苏州,是诗人的故乡。 3. 粤客:诗人去越南时,曾从广州乘船出发。 4. 灯晕
【解析】 “扈屿迤迤连紫台,濑江曲曲罢喧豗”,从扈屿沿溪陆行抵义江陈职方留宴山中。扈岛在浙江慈溪县东北,是古鄮国,故址在今余姚市东南。这里描写的是诗人游览扈岛后的情景。“渔人钓艇沿溪泊,野老柴门傍水开。”渔夫的小船停在溪边,山野老人用木头做的门靠在流水旁。“树底巧通仲蔚宅,玄中殊愧子云才。”树底下正好通达仲蔚的住宅,我惭愧没有仲蔚那样的才华。“南游兼得酬佳节,黄菊青山共举杯。”“南游”即南游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倪侯隐南国,食禄二千钟。”中的“倪侯”指的是诗人自己。他选择在南方隐居生活,享受着丰厚的俸禄。这里的“二千钟”是指他的俸禄,意味着他的生活无忧无虑。 第二句“谁识神仙骨,长栖富贵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往往不能真正理解真正的神仙的本性,总是被华丽的富贵所迷惑。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王逸少(王羲之)在山阴舍下遇一女子”
注释:再送李曲江 曲江山水县,闲暇时好弹琴。 要将流水意,遍作颖川吟。 王风周末异,瘴色日南深。 更点分明处,县知令尹心。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在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所作,诗人以送别李曲江为题材,抒发了离别之情。 首句“曲江山水县”,即指曲江所在的江陵县,这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勾勒出江陵县的秀丽风光。 “闲暇时好弹琴”一句,表达了诗人闲暇时的好雅趣,他喜欢弹奏琴曲,以此陶冶自己的情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在《自叙》中所写,描绘了他在白龙江上放孤艇、青草洲前乘早潮的景象,以及观水欲穷沧海赋、看山虚忆白云谣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句释义: 1. 白龙江上放孤艇:白龙江,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流经丽江市。孤艇,指的是单独的船只。这里描绘的是作者在白龙江上独自乘坐船只的情境。 2. 青草洲前乘早潮:青草洲,位于白龙江入海口附近。乘早潮
【解析】 此诗首联写“忽忆”,即突然想起了齐州殷给事,诗人在重阳佳节,想起远去的爱人,不禁潸然泪下。颔联写“经年不见使人来”,是说自从离别之后,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而对方却杳无音信。颈联写“此日黄花何意开”是说今天重阳节,菊花盛开,可为什么你却没有一点消息呢?尾联写“南国眼深鸿雁字,暮云天远凤凰台”。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情景:南方的鸿雁捎来了书信,但是信里没有一字;天上的彩云,仿佛是远在天际的凤凰台
【注释】 1. 莒溪:山名,在今江西。耕:耕田。隐:隐居。 2. 斜日艮山:艮山在山东,因山形如八卦的艮(山),故名。 3. 迢迢:遥远的样子。向:往。 4. 眇然:形容远望时神情恍惚的样子。修禊事:即上巳节,古时在三月初三以除不祥。 5. 饷蒸藜:送饭蒸饼。藜,即豆渣。 6. 草长岩姿媚,峰回人影迷:意思是说,当草儿长出时,岩石显得妩媚;山峰回环,人的影子也变得迷离难辨。 7. 仙源三十里
【解析】 此诗首联,“闻君留阙里”点明地点和人物,“勾当未曾还”写诗人对友人的牵挂。颔联写时间,五月即夏至时节,泗水为古地名,太山即泰山,这里以山水喻友情。颈联写朋友在道义上对诗人的帮助与扶持。末联写诗人思念朋友之情。全诗抒发了诗人因友人未归而思念之情。 【答案】 ①听闻君在阙里(京城)②没有机会返回(未能回去)。 译文: 听到你留在京城里,从没有回来过。 五月经过泗水边,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太山啊
寄近夫黄门 忆自吴门再相见,风波希阔两年余。天边此日歌凤鸟,海上何时烹鲤鱼。巢父掉头终已矣,士元展足近何如。秣陵云树三千里,未得从君赋卜居。 译文: 自从上次在吴门再次相见后,已经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今天的天空中飞翔着美丽的凤鸟,海上何时才能品尝到美味的鲤鱼?曾经的巢父已经离去,现在的士元是否能够像他一样展翅高飞呢?虽然我在南京的秣陵城有三千里远,但仍然未能跟随你一同居住在那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