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禄
簇水听蝉 夏天的树木郁郁葱葱,草木茂盛。草亭中长日闲坐如同流水潺潺。小窗高枕,午睡醒来,梦到有声可喜。无限风思和露想,在缥缈的青天里。应该了解清音无滓。作复止。仿佛是在迎凉送暑。问那褦襶、谁知此。蛙喧鹂巧,论鼓吹、难君似。何况是居高声远,不籍秋风起。堪听也、须辨巢由耳。 注释 1. 簇水:簇,聚成一团;水,指泉水。 2. 夏木千草:夏天的树木繁茂,草丛众多。 3. 草亭长昼:白天在草亭里休息。
这首诗是冒辟疆为他的妾如君所作。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往事销凝久,把残编重读,香魂如迸。 - “往事销凝久”:过去的事情已经消散了很久。 - “把残编重读”:再次阅读那些已经残缺不全的书卷。 - “香魂如迸”:书卷中散发出的香气好像在瞬间消散。 第二句:映红栏、弱柳怜人,伴文奁、寒梅成媵。 - “映红栏”:红色栏杆映衬着红色的花朵。 - “弱柳怜人”:弱柳似乎在怜惜着人。 -
满江红 · 自寿 检校归思,共春后、碧溪同涨。山有信、鹤猿相忆,钓矶无恙。雨渗一犁田犊喜,波添三尺河鱼上。道同招、冀缺共妻归,谋耕饷。 五柳畔,晴丝漾。老屋上,春鸠唱。更掌教鸟集,花从蜂酿。晓日好操蘋渚楫,晚风任倚柴门杖。纵田家、佳语愧储王,还能状。 注释: 1. 检校归思,共春后、碧溪同涨。山有信、鹤猿相忆,钓矶无恙。雨渗一犁田犊喜,波添三尺河鱼上。道同招、冀缺共妻归,谋耕饷。 2.
【注释】 (1)栗里:古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境内。 柳浪、藤笠、椰瓢:均为隐者所常用。 (2)清溪:指庐山南麓的秀谷水。 桃花、松花:皆为山中物产。 (3)自课织帘:自做棉布帘子。 荷蓧:用荷叶包裹的土块制成的拐杖。 (4)约略:大概,粗略地。 【赏析】 词人以“自寿”开篇,即表明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珍重。以下数句,从居处环境,到日常行止,再到生活情趣、人生态度,一一铺叙,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注释】: 1. 立秋: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表示秋季的开始。 2. 织女、皇姑:天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 3. 乌鹊填桥:指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相会。 4. 怂恿:促使,鼓动。 5. 汗漫(hàn màn):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6. 楼中人:在楼上的恋人或情侣。 7. 一叶梧桐:梧桐树叶落了一片。 8. 念远伤离:思念远方的人或事而感到悲伤。 9. 拈素缕、鸳针双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何似”的“似”,不要写成“似是”;“却署休休名目好”的“休休”,不要写成“休休也”;“侧足走羊肠”的“侧”,不要写成“侧身”;“邛崃曲”的“邛”,不要写成“穹”。 【答案】 1
凤凰台上忆吹箫·和漱玉词 灵凤当雏,名花值蕊,思量往事回头。记帘垂犀押,镜挂珊钩。人似鹣鹣白鹢,行坐里、爱玩无休。谁能负,春风浅夜,明月新秋。 释义:灵凤刚刚长出幼小的羽毛,名花正值盛开的时候,回想过去的事情令人感慨万千。还记得那时帘子垂下,犀角装饰的梳子插在上面;镜子挂在墙上,上面挂着珊瑚钩。人们就像鹣鹣鸟和白鹢鸟一样恩爱,在一起玩耍从未停止过。谁能辜负了春天的美好时光,在浅浅的月光下
【注释】 ①一丛花:词牌名。 ②张子野:即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希夷,号安陆漫叟,祖籍绵州,徙居吴兴,世称张三影、张三中,又号柳外刘郎,今江苏苏州有其故居。 ③香来略似垂丝柳:比喻梅花的清香。 ④杏雨蒙蒙:指春雨绵绵如杏花瓣。 ⑤麾去不遥:挥手之间,毫不费力。 ⑥延欢送恨:指使欢乐和悲伤都化为乌有。 ⑦遮断帘栊:指把帘幕遮住,隔断了月光。 ⑧那似柳绵:比柳絮还要细柔。 ⑨一当春晚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日将暆,莺渐懒,寂寞梧还据。” - “暆”在这里可能是指太阳或日光。 - “莺渐懒”,描绘了鸟儿的慵懒状态。 - “寂寞梧桐”,意味着梧桐树在无人问津的环境下依旧独立存在。 2. “昧昧高天,转掌幻云雨。” - “昧昧”,指天色昏暗不明。 - “高天”,通常指的是高空或者天空。 - “转掌幻云雨”,意味着天上的云彩和雨水都在一瞬间变化莫测。 3. “从来季主端著
诗句: 1. 红林檎近春日旗亭即事,用周美成韵:这句诗描述了一个春天里的场景,旗亭(酒楼)里的林檎红艳如火。这里的“周美成”指的是宋代词人周邦彦,他的词风婉约,与这首词的风格相符。 2. 蘋叶晴溪小,柳花春店香:描述了春天的景色,蘋叶在晴朗的阳光下摇曳,柳花飘落在春店中散发着香气。 3. 鹅儿黄似酒,凫影白浮塘:形容鹅儿的颜色如同黄色的酒一样鲜艳,而凫(野鸭)的倒影则在水面上浮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