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禄
【注释】 剔银灯:用银丝做成的灯,剔去花纹。 迎晚纱窗还闭:迎着黄昏时分的纱窗,仍然关闭。 又早是、兰缸孤对:又到了早晨,独自对着香炉。 双烟:双烛燃烧时产生的烟气。 结:结成。 讶道来朝何喜:惊讶他为何这样高兴。 莫也似、蛛丝相戏:不要像是蜘蛛丝那样相纠缠。 金粟:金色的稻穗。 银花:银色的花朵,指蜡烛的火焰。 无寐:失眠。 宵阑(lán)频睇:深夜时多次凝视,看个不停。 焰虽残、肯将轻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考生熟记古诗文以及重点诗句的意思、手法和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学生对“扑蝴蝶”的诗句进行赏析,答题时可从意象、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考虑。 扑蝴蝶:扑蝶是古代女子喜爱的活动之一,这里借指女子扑蝶嬉戏的情景。 乌巾岸:用墨色点染出水波荡漾的岸边景象。乌巾为黑色头巾。 牢愁未涤:牢愁,久积不散的忧愁。 看空庭又晚:空庭
爪茉莉本意 绮砌红阑,新凉雨后足。微风畔,叶痕添绿。繁苞素蕊,媚晚色、渐开冰玉。最怜是、昵魄萦魂,纵迷迭,难比馥。 注释:绮砌:美丽的庭院栏杆。清幽的庭院里,雨后的景色更显得清新宜人。 美人:这里指的是花中的佳丽,即茉莉花。它娇艳美丽,让人喜爱。 撋馀倦:指美人刚睡醒,还带着一些睡意。 移夕簟:把晚上用过的竹席移开了。 盈盈小摘:形容茉莉花小巧玲珑,可以摘取。 枕屏夜:在夜幕中抱着枕头
诗句:花间叶外。又见蜂黄退。阶影慢,帘阴碎。合欢金缕枕,双绶红鸳带。人去也,银灯晕里羞相对。 译文:花间叶外又见到蜂黄退去,阶影慢,帘阴碎,和着合欢金缕枕,双绶红鸳带,人已离去,银灯晕里害羞地对着对方。 注释:这首诗是苏轼的名篇之一,通过描绘一个凄美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在贬谪海南岛时的孤独与哀愁,以及他对往昔繁华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花间叶外”指的是花丛之中、枝叶之间
【诗句释义】 文澜笔阵:指文人墨客的诗文。早岁惊神骏:年轻时就令人惊讶地有才华。花萼:花萼相承,比喻兄弟或后辈继承前辈的事业,或兄弟间互相帮助。飞腾迅: 指迅速升迁或事业有成。传经: 传授经典。推戴德:推崇和敬仰董仲舒。佐郡:辅佐太守。同何逊:与南朝梁诗人何逊一样。风景地:指风光秀美的地方。二分明月窥人俊:明亮的月光照在湖面上,映照出人的英俊。览揆:审度。当青鬓:正年轻的时候。底语为君进
【注释】 萼(jué)绿:指梅花。羞:惭愧。杜若:香草,一名芙蓉。阿谁:何人。琼颜:玉容,指美好的容颜。风前亸(duǒ)态:指在微风中低垂的头饰和姿态。却帐底、回身惜夜阑:指回到房中,转身珍惜夜晚的时光。并日:共度白天。寻欢:追求欢乐。芍药花开:指芍药盛开,比喻春天到来。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以梅花自比,写梅花的纯洁高雅;下片则写芍药的娇艳,以芍药花喻美人,写女子的多情与相思之情
【注释】 用韵:指诗歌押着同一韵部的平水韵。 两眉常皱:形容愁思不展,愁容满面的样子。 乌几凭暖:指在温暖的灯光下。乌几,黑色的灯台。 金兽:即兽形灯座。 愁城无缝:比喻愁苦像城墙一样坚固,不可打破。 鸳鸯甃:鸳鸯砌,即鸳鸯瓦。 消愁酒:消除忧愁的酒。 别时略记:分别时只记得一些片断的回忆。 欢侬:对情人的爱称。侬:古南方方言中女性对自己的谦称。 酸心梅豆:酸心的梅豆,指因悲伤而酸心的心绪
婆罗门引·忆旧 【注释】: - 记分携日:记着我们分别的日子。 - 斜风密雨送兰舟:在风雨中,兰舟缓缓离去。 - 共君无计夷犹:与你共同度过的艰难时刻。 - 瞥眼垂杨夹岸:转眼间,杨柳已经长到了岸边。 - 人影闭红楼:你的倩影消失在了红色的楼阁中。 - 叹前期渺渺:感叹过去的岁月是多么遥远。 - 往事悠悠:过去的事情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 经春涉秋:度过了春夏秋冬。 - 梦尚隔、见何由
【注释】 1.袁生:诗人自称。把臂:表示亲热的拥抱。 2.珍重频相谓:珍视、珍惜地频频交谈。 3.从少日:小时候。 4.依堂背:倚靠在堂屋背后。 5.丸熊:指小猿。良已苦:已经很艰难。 6.坩鱃(jiǎ huī):烧陶器用的黏土,泛指陶瓷。谁曾馈:谁曾送过? 7.图反哺:比喻希望儿子能像老鹰那样反过来喂养父母。 8.清霜几下慈乌泪:比喻白发人对黑发人的关怀之情。下慈乌泪
【解析】 此词为作者与友人少游唱和之作。起首两句点明题意,即“君家称寿”之盛事已传于四海。以下六句是说:听说你家中有位白发的老太太,她早已做了青灯下的妇了;你那冰雪般清白的母亲,曾与我同受孤苦。接着写自己剃发出家之后,仍然思念着故乡,怀念着故人。最后两句是说自己希望春天的阳光能照临你处,希望你善颂我的美德。全词以议论入词,语言简炼,含蓄蕴藉。 【答案】 译文: 你家中有位白发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