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寿昌
【注释】 江城:指杭州。 苦雨夜坐:形容愁闷的夜晚,坐在窗前,听着屋檐滴水的声响。 空阶滴:空阶上雨水滴滴答答地落下。 新愁旧愁愁未休,到眉头,到心头。强欲推愁愁不去,雨更句留。 剪烛西窗,兀坐数更筹:剪下蜡烛的灯芯,在西窗下坐着消磨时间,点着灯火数着更漏。 闲事关心呼小婢,明早看、嫩芭蕉打碎不。 【赏析】 《江城梅花引》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贬谪黄州时所作。这首词写于元丰八年正月
这首诗的作者是黄庭坚,他的诗作多以议论为主,善于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慢卷绸编亡弟筱楼诗草,属侄婿王益吾祭酒订正 雁浦凄霜,鸽原泣月,已矣重泉闭。值露晓窗清,雨夜灯残,遗稿遍翻,吟魂待慰 雁浦:即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西南。凄霜:形容天气寒冷。鸽原:即鸽子湖,位于山西省代县西北。泣月:形容月光明亮如泪。已矣重泉闭:指亡弟已经死去,无法相见。值:恰逢
寄信迟青鸟,开笼羡白鹇。 无聊看雨独凭阑。可惜阑干阑住,不教还。 雨忆潇湘听,云怜岳麓闲。西山锁恨似重关。山外青山,何处更无山。 注释: - 寄信迟青鸟:书信送达迟缓的使者是青鸟(传说中传递信息的神鸟)。 - 开笼羡白鹇:打开笼子看见白鹇(一种美丽的鸟类),羡慕不已。 - 无聊看雨独凭阑:因无聊而独自站在高楼上眺望雨景。 - 可惜阑干阑住: 遗憾于栏杆被雨打湿无法离去。 - 雨忆潇湘听
【注释】 珊(shān):珊瑚。结红:灯花结红色。舒焰:灯花舒展,焰火闪烁。珠垂紫映霞:灯花下垂像紫色的彩带,与晚霞相映衬。看书却恨影微遮:看书时却讨厌影子挡住了光线;微:微弱,这里指影子。阑住:拉住。挑他:挑逗他。卜吉雏孙笑:占卜吉祥的子孙欢笑。雏孙:年轻的孙子。占欢小婢哗:占卜欢乐的小婢喧闹。嬉声喧哗。占:占卜。何喜要渠夸(hē):为什么喜欢让它夸耀呢?渠:他。夜夜灯前:每夜在油灯旁。祝生花
【注释】 蜡泪:蜡烛滴下的蜡油。 铜盘:盛酒器,这里指酒杯。 灵芸唾结:仙女唾沫结成的珊瑚,喻指酒杯中斟满了美酒。 欢场:歌舞场所。 【赏析】 《烛泪》是一首咏物词,借咏烛泪来抒发作者对人生离别之苦的感慨。上片先写蜡泪之“形”,下片再写其“情”。全词以景入情,情景交融,富有艺术感染力。 首句写烛泪的形状。“颗颗圆圆”,“丝丝密密”,形容烛泪珠圆而细密,晶莹剔透,宛如珍珠般圆润,又像一根根细细的线
菩萨蛮 千丝万绪愁难了,愁花无语东风悄。花发怨春迟,鹃啼春怎知。 销愁惟有醉,量浅杯空对。发白说因愁,沙鸥先白头。 注释: - 千丝万绪:形容极其纷乱、复杂的情绪或事物, 多用于形容人的思绪复杂,感情纠葛。 - 花发怨春迟:指春天的到来使花儿开放,但花朵的盛开却带来了哀怨之情,因为春天的来临意味着花开的结束和凋零的开始。 - 鹃啼春怎知:鹃(一种鸟类)在春天的啼鸣声中传达着春天的逝去
冬冬腊鼓催年罢,江波碧泻春如画。 译文:冬冬的鼓声催促着旧年的结束,江水如同碧玉般倾泻而下,春意盎然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冬冬(dong dong):形容鼓声急促。 赏析:诗人以“冬冬”形容鼓声,既表现出新年钟声的热烈欢快,又烘托出新年的喜庆祥和。而“催年罢”则直接点出新年的到来。紧接着,诗人将镜头转向江水,用“江波碧泻”描绘了春天江水的清澈与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
【注释】 策骑:骑马。 初放溜:指初春时节,水流开始解冻。 染柳更薰梅:指春天的景色使柳枝和梅花都呈现出新的颜色。 百样:各种各样。 只有:只(仅仅)。 西山:指西面的山。 峰尖瘦:形容山峰高耸、尖峭如刀。 绿锁林梢秀:形容山色如绿色之锁,将林梢勾勒得十分美丽。 风定晚来天:指傍晚时分,风已经平息。 波湿残红,浸得斜阳透:指夕阳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照出美丽的倒影。 【赏析】
泪洒新亭雨 新亭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古迹,在今南京市西北。此处借指故都。诗人在南京城北新亭上遥望故都金陵(今南京),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不禁泪洒如雨。“问苍茫”,是诗人发自肺腑的悲叹和质问;“天荒地老”,则表现了对故国永恒的思念;“寄愁何处?”表达了自己无法排遣的忧愁;“都是寂寥尘土”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幸点笔、歌裁金缕”两句说作者有幸为陈竹珊题写《且高歌图》并为之歌唱
【赏析】 《饮中八仙歌》是北宋词人苏轼的一首代表作。全词以酒会友,写尽了饮酒作乐之快。上片描写宴席盛况、诗人心情以及所吟之诗;下片则写酒意渐浓,诗人愁绪难排。整首词意境清丽,风格疏放,语言明畅自然,富有音乐美,堪称宋代词中的佳作。 “绿软苔梳鬓,红酣豆点唇。”这两句为起笔,描绘出一幅宴会上的生动场面:绿茸茸的青苔如同女子的秀发一样,轻轻梳理在鬓边,鲜红的豆子就像少女的唇色,点缀在她的口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