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腊鼓催年罢,江波碧泻春如画。春到已多时,梅花知不知。
山色随江掩,尽被东风染。染得绿生生,一层深一层。
冬冬腊鼓催年罢,江波碧泻春如画。
译文:冬冬的鼓声催促着旧年的结束,江水如同碧玉般倾泻而下,春意盎然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冬冬(dong dong):形容鼓声急促。
赏析:诗人以“冬冬”形容鼓声,既表现出新年钟声的热烈欢快,又烘托出新年的喜庆祥和。而“催年罢”则直接点出新年的到来。紧接着,诗人将镜头转向江水,用“江波碧泻”描绘了春天江水的清澈与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碧泻”一词既形容江水的颜色,又形容水流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江水的生机与活力。最后,诗人以“春如画”作为收尾,将春天的美景比作一幅精美的画作,既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春到已多时,梅花知不知。
译文:春天已经到来很久了,但梅花是否知道呢?
注释:春到(chūn dào):春天已经到来。
赏析:诗人在这句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梅花”这一意象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的品质。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询问,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也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山色随江掩,尽被东风染。
译文:山色随着江水遮掩,被东风染得绿意盎然。
注释:东风:春风,此处指春风带来的湿润气息。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山色的变化,诗人用“山色随江掩”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来临后,原本隐藏的山色逐渐显露出来的景象。而“尽被东风染”则进一步强调了春风对山色的滋润与影响。这里的“染”字不仅指春风给山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更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染得绿生生,一层深一层。
译文:春风将山色染得绿意盎然,层层叠叠的景色更加美丽动人。
赏析:诗人用“染得绿生生”来形容春风对山色的滋养与美化作用,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山林的繁茂景象。而“一层深一层”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层层叠叠的山色之美,使人联想到春天山林的层次感与立体感。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山色变化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