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月晓,荡春柔,趁烟浮。
飞过小桥飞更上,画桥头。
衔来双燕啁啾,绕高楼、逐扁舟。
不怨东风吹作雪,怨东流。
春光好 柳絮
飘月晓,荡春柔,趁烟浮。飞过小桥飞更上,画桥头。衔来双燕啁啾,绕高楼、逐扁舟。不怨东风吹作雪,怨东流。
注释
- 飘月晓:形容清晨月亮的光线柔和而明亮。
- 荡春柔:描述春风轻拂的景象,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 趁烟浮:利用烟雾的浮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视觉效果。
- 小桥飞:形容小船在水面上的轻盈与快速移动。
- 画桥头:描绘桥边的景色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 衔来:燕子嘴里叼着东西飞的样子。
- 双燕啁啾:燕子鸣叫的声音。
- 绕高楼:描绘燕子在高层建筑周围飞翔的场景。
- 逐扁舟:描述船儿随水漂流,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处。
- 不怨:表示不感到怨恨或不满。
- 东风:这里指春风,有时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 作雪:形容春天的风将雪花吹落。
- 怨东流:表达了对春风带走花瓣的无奈和伤感。
翻译
春天的早晨,微光中的月亮洒下柔和的光芒,春风轻轻拂过,带着一丝温柔。在这美好的时刻,一只燕子从空中飞过,掠过小桥,又继续向更高的地方飞翔。它嘴里叼着一对燕子,在高楼之间盘旋,追逐着一艘小船。虽然春风带来了花瓣,使得原本平静的水面变成了一片花海,但燕子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怨恨,反而对此景象感到满足。他们并不抱怨春风将它们吹得像雪花一样飘散,只是对春风向东流去感到有些遗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春天早晨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美丽动人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柳絮”、”小桥”、”双燕”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美好场景之中。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春风与雪花的对比、春天的美景与燕子的欢快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感染力。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使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活力和自然循环的一种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