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新亭雨。问苍茫、天荒地老,寄愁何处。除却美人花月夜,都是寂寥尘土。幸点笔、歌裁金缕。一笛玉鬟能醉客,更喃喃、诉尽鹦歌语。山影缺,乱红补。
呼童洗砚波凝雾。绕危桥、清泉白石,游鱼三数。拌取高歌凭解恨,转怕歌长调苦。尽快意、星初月午。试唱晓风杨柳曲,便丝丝、怎绾劳人住。浮大白,为君舞。

泪洒新亭雨

新亭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古迹,在今南京市西北。此处借指故都。诗人在南京城北新亭上遥望故都金陵(今南京),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不禁泪洒如雨。“问苍茫”,是诗人发自肺腑的悲叹和质问;“天荒地老”,则表现了对故国永恒的思念;“寄愁何处?”表达了自己无法排遣的忧愁;“都是寂寥尘土”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幸点笔、歌裁金缕”两句说作者有幸为陈竹珊题写《且高歌图》并为之歌唱,这使作者感到莫大的荣幸和快乐。

一笛玉鬟能醉客,更喃喃

笛声悠扬动听,像玉人一般能使人陶醉;歌声娓娓动听,更令人心醉。“玉鬟”指歌妓的发型。这两句描写了歌声之美,使人如痴如醉,久久不能忘怀。“山影缺,乱红补”一句用典,以杜甫《佳人》中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来比喻歌妓的美貌动人。这里又用“点翠”、“裁金”等词语来加以形容,使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呼童洗砚波凝雾

让仆人去端砚台,将砚台水注满后,水面上就凝结起一层薄雾般的水气,仿佛砚台上有云雾缭绕。这一句描写了书房内的情景。“绕危桥、清泉白石,游鱼三数”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这幅图画:清澈的泉水绕过险峻的石桥,溪边的青石上有三条游鱼悠闲地嬉戏,它们似乎在欣赏着周围的美景。

拌取高歌凭解恨

请主人赶快唱出一曲高亢激越的歌曲来解除自己的忧愁。“拌取”即催促之意。“转怕歌长调苦”,担心唱得时间太长会让人感到痛苦。这句既表现了主人的担忧,也表现了客人对主人的关心。“尽快意、星初月午”两句,意思是趁着夜幕刚刚降临,月亮还未升起的时候,尽情地高歌一场,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欢乐和畅快。

试唱晓风杨柳曲,便丝丝、怎绾劳人住

试着唱一首《晓风杨柳曲》,那婉转缠绵的旋律,就像一缕缕春风拂过杨柳枝头,轻轻摇曳生姿,让人陶醉其中。然而,这样美好的音乐却难以留住那些疲惫不堪、忧心忡忡的人们。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们无法摆脱忧愁的深深同情。

浮大白,为君舞

为客人助兴,共同跳起欢快的舞蹈。这几句描写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以及作者与客人一起欢庆的气氛。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热烈气氛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