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陛云
【注释】 旧日池台:指以前在池边搭起的亭台。花亦怀人:花儿也想念着人。 纵使满林开似雪:即使满山遍野都是像雪一样的花朵。 冷清清地谁来折:冷清清的地方谁来折花呢? 欲寄一枝江上驿:想寄一枝去江边驿站。 瑶瑟峰青,环佩无消息:指代美人的瑶瑟和玉佩没有一点消息。 归向芳园寻履迹:回到花园里寻找曾经走过的地方。 年深风雨苔痕蚀:时间已经很久,风吹雨打使苔藓爬满了石头。 【译文】
菩萨蛮 · 以清泉白石,养春兰数丛,作花颇盛 注释: - 花磁绮石沉檀几:形容兰花生长在带有花纹的石头或沉香木做的几案上。 - 微波漾出春痕细:水面上的涟漪映射出春天的痕迹,指水面的波纹轻轻荡漾。 - 湘女秀鬟斜:描述湘江边的女子梳着秀丽的发髻,斜倚在栏杆旁。 - 东风珠幕遮:暗示春风像珍珠一样柔和细腻,遮挡住了视线。 译文: 在花瓷上绘有花纹的石桌上,养有几株春兰,它们繁花似锦地盛开着。
忆江南(节选) 【注释】 怀:怀念,回忆。前事:往事、以前的事情、以前的岁月。住西偏:住在西面的偏房(即侧室)。 散学:放学,放学后。闲庭:空闲的庭院。竹马:指竹编的儿童游戏玩具,骑在手上玩。荒圃:荒芜的园地。 踏春:春天去踏青,郊游等。风鸢:风车,一种风筝。 雏发:指初生的小鸟儿,这里比喻小孩的头发刚长出来。乍:刚。垂肩:垂下肩膀。 【译文】 思念江南,旧屋住西偏。放学后在闲庭中骑竹马
注释: 雪后登高,手捧一杯美酒。夕阳下残粉画楼台,消愁能醉几多回? 飞絮已随帘影卷,风篁疑约佩声来。绕栏杆行尽处,徘徊不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致的词作,表达了作者在雪后登高、饮宴、赏花等场景中的所见所感。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热烈,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上片起韵“雪后登临手一杯。夕阳残粉画楼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雪后的大地一片洁白,人们纷纷来到户外,欣赏着这难得的美景
《浣溪沙·风色寒林落叶深》是南宋词人张枢的作品。此词通过写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译文: 秋风吹动着树林,使叶子纷纷落下。我独自站在天边遥望,不禁想起远方的家。路上布满了苍苔的足迹,仿佛画廊中的阴翳。 我的妻子在南山归途中缓慢行走,而我的郎君在东阁中书信往来。我乘着扁舟漂泊于烟雨之中,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 注释: 1、风色:秋风的气象。 2、寒林:指秋天的树木。
清露初收晓日妍。卖花声过小楼前。携来双影斗婵娟。 静院回风重入听,搴帷微笑宛当年。一痕春梦淡于烟。 【注释】 1、清露:清晨的露水。妍:美丽、美好。 2、卖花声:卖花人吆喝的声音。 3、双影:指女子的影子。 4、回风:回旋的风,比喻女子婀娜的身姿。 5、搴帷(qiān wéi):揭开帘子。 6、微笑:嫣然一笑。 7、宛:仿佛。 8、春梦:春天的梦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美女的小词
【注释】 1.江梅:江边的梅花。 2.翠袖:妇女的袖子,泛指美女。 3.琼蕤(ruí):美玉枝蔓,比喻梅花。 4.繁枝手折:亲手采摘梅花枝条。 5.铜瓶:古代的一种青铜制的酒器。砚侧:即砚边,砚台旁边。 6.留得吟香笔:让香气留在笔端。指用梅花写诗词。 7.满地残英:地上落花。 8.情味:情趣、情致。 【译文】 清晨我踏着朝雾去江边寻觅那盛开的梅花,她穿着素净的衣裳,在寒风中小步靠近那美丽的花朵
诗句:倚棹徐行断涧滨,流波何处荐香蘋。 译文:我缓缓地划着船儿沿着溪水前行,流波声中,我想为那逝去的美丽春色荐上一束芬芳的青蘋。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溪边,独自划船行走的情景。诗人以“倚棹徐行”形容自己悠闲自得的状态,而“断涧滨”则描绘出一处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景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流波何处荐香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感怀
【注释】 1.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调,因《浣溪沙》词多属小令,故以“小令”为调,又名“白雪”、“玉楼”、“春水”,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2. 流水游龙: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 3. 艳歌齐唱:指男女欢歌相和。 4. 罗衣还恋旧熏:旧时女子的衣裳上留有余香。 5. 荒寒:荒凉冷落。 6. 灵妃:传说中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即传说中的湘夫人。相传她们在洞庭湖一带漫游
三月的杨枝像柳絮般飘飞,为思念离别而点染春衣。烟熏过的眉毛翠绿色依然依依不舍。 怀念远方的人书信多而江燕少,倚靠着阑干人瘦了杏花更肥。绣花的檀木枕上,梦回时发现华服非是当年所爱。 注释: - 三月杨枝作絮飞:三月份的杨树开始结出嫩芽,就像柳絮一样飘散开来,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到来。杨枝,指的是杨柳的枝条。絮,指的是柳絮,即柳树开花后形成的白色绒毛。 - 为怜离别点春衣:我因为要分别而感到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