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诗句解释: 1. 鸿蒙凿元胎,地脉郁王会。 - 鸿蒙:指天地未分的原始状态,也指自然或宇宙的本源。 - 凿元胎:用凿子凿开大地,象征开辟天地、创造万物的过程。 - 地脉郁王会:大地的脉络(山脉)汇聚了王气(帝王之气)。 2. 盘冈若蛇赴,蹑足出鸟背。 - 盘冈:山势蜿蜒曲折,如同盘绕的山冈。 - 蛇赴:比喻山势曲折蜿蜒,如同蛇般奔赴。 - 蹑足出鸟背:形容山峰险峻,仿佛有鸟在上面跳跃。 3.
长沙道中寄怀王木斋 又听湖阴卧吹笛,十年人事真飘忽。 至人乘物游无穷,今我胡为但兀兀。 消尽回肠荡气中,中原落日看鸟没。 登高临深有所哀,回薄万古心无极。 几辈词流擅盛名,心光零乱同坠叶。 中路因循枉笑人,沉吟我亦嗟何及。 遥看芳草如有灵,神识超然入渺冥。 万里归来真一梦,寥天思远风泠泠。 怀人忆事非无故,侧身天地惊岁暮。 此意王郎知我深,高歌往往有神悟。 年去年来湖上行,偃蹇乾坤解送迎。
这首诗是诗人与范肯堂和李刚己的交往,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自我来天津,一日课一诗”这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来到天津后,每天都坚持写一首诗。这是对自己的生活态度的一种描绘,也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出门泥没踝,岘屼窥天倪”,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出门时的情景,泥水覆盖了脚踝,只能通过天边的云彩来观察天空。这是对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体验。
诗句释义 1 层台吐曙鲜,大星没城头。 - 层台:高耸的亭台楼阁。 - 吐曙鲜:太阳初升时的光芒。 - 大星没城头:指星星在黎明时分逐渐隐去。 2. 理带愉晴皋,揽思惓湖楼。 - 理带:天空的云彩。 - 愉晴皋:晴朗的天空。 - 揽思:沉思、凝想。 - 恋湖楼:依恋湖边的楼阁,可能意味着对湖光山色的留恋。 3. 枻响梦乍离,孤花照深愁。 - 枻(yì):船桨。 - 梦乍离:梦境突然消散。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武昌宰游石镜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江流束百忧,云光媚初夕。 江水流动带走了所有的忧虑,夕阳映照出美丽的云光。 绵绵惓水木,清响倏已隔。 连绵的水声和树林,清澈的声音突然消失了。 江城延古欢,揽裾怨将别。 古老的江城迎来了欢乐,但离别时却带着遗憾。 广术暧寒烟,残阳收远色。 广阔的天空中飘散着寒冷的烟雾,夕阳渐渐收起了远方的色彩。 驰望忽迷方,忉怛感行役。
诗句解释: 1. 晓发南津港 - 清晨出发至南津港。 2. 蓬穴露光圆 - 描述蓬草的露水在早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圆润。 3. 远屿浓欲滴 - 远处的小岛在晨雾中看起来就像要滴落的汁液。 4. 烟披沙草微 - 薄雾笼罩下的沙滩上的草木显得微弱。 5. 孤棹弄寒碧 - 孤独的小船在冷清的碧色水中划行。 6. 泛泛入空明 - 随着波浪起伏,小船渐渐进入清澈的天空。 7. 前帆去不息 -
翻译: 饥乌在林木间哀鸣,寻找食物的幼鸟呼唤着同伴。 寒冷的风聚集在荒野的寺庙里,官吏们站在大门前大声呼喊。 人们收敛起筹算,散开手中的米粥,听到喧闹声。 瘦弱的男子忍受饥饿躺在床上,生病的男人蹒跚行走。 老妇人和老太太哭泣着前行,呼叫孩子们等待路边。 他们走得很慢,粥已经吃完了,剩下的汤水不足一盂。 一盂粥需要养活四个人的生命,却难以滋润干枯的肠胃。 他们互相看着,不忍心吃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寄如皋吕士云》。诗的内容如下: 忆昔同车趁残月,天街铃语秋烟隔。 禁门初日飞赤轮,击鼓腾腾曙星没。 愁痕零乱出都门,剑光灯影同凄恻。 风尘万事堕冥昧,何须气短刘费策。 还家哭父泪血枯,十生九死惟默默。 麻衣跣足别我去,渡头寒日惨无色。 中年哀乐苦伤神,可怜几辈头先白。 由来往事皆如醉,侧身敢谓乾坤窄。 昨者朝廷命大将,闻道虎狼尽伏慑。 雄风虽指天王旗,魑魅何曾膏斧钺。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烟屿乍离合,流霞翼馀光。 回波无尽情,原野赴苍茫。 天意惜馀春,岩花閟幽香。 感物情若离,藐生迹未忘。 灯火压春流,微月生中央。 湿雾散蒙蒙,凫雁静不翔。 尘外亮有人,解佩凌沧浪。 注释: 1. 烟屿乍离合 - 描述的是岛屿在烟雾中时而分开,时而合并的景象。 2. 流霞翼馀光 - 形容夕阳余晖洒在水面上,如同流霞一般美丽。 3. 回波无尽情 - 指水流绕过山石时
【解析】 1.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要求概括全诗的写作思路,并结合诗句说明。此题为分析诗句作用的题目,考生要准确指出诗句的内容特点以及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编篱除草屋新成”,写自己新居落成后,用篱笆围上,清除杂草,修整房屋,以图清静。“真乐翻从寂寞生”一句,点出自己的心境:在寂静中,反而感到真正的快乐。“喜就高人课盐米”,说自己喜得有高人教授饮食之道(指烹制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