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病久先天觉,时危识命轻。 真看成末世,何境是来生。 哀乐随年尽,星河向晓明。 了然无触处,夜气与心平。 注释: - 病久先天觉:疾病长久后,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的感悟。 - 时危识命轻:在国家或个体遭遇危险时,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 真看成末世:真的到了末日,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 何境是来生:不知道下一世在哪里,生死轮回的意义变得模糊。 - 哀乐随年尽:随着年岁的流逝
诗句翻译 1 达人齐恩仇,沉忧吐珠玉。 —— 智者在纷扰中保持平静,将忧愁化作智慧和才华。 2. 并世毁誉情,待向沧桑哭。 —— 面对世间的毁谤与赞誉,诗人选择以沧桑的眼光来反思人生。 3. 谁知一卷诗,早定浮生局。 —— 诗人通过阅读诗歌,早已为自己的生活布局。 4. 君诗大国土,未屑计边幅。 —— 你的作品如大地般宏大,不计较细节。 5. 精神在苍莽,万象生断续。 ——
注释: 百劫成今日,生年扰攘中。 百年的劫难造就了如今的我,在纷乱的岁月里度过。 梦边无悔惧,灯外即鸿蒙。 睡梦中没有恐惧,外面的世界就是混沌初开。 渐悟形骸累,终惭淡泊功。 渐渐明白了身体疲惫不堪,最终感到了名利虚妄无用。 有涯应自惜,回首万缘空。 有限的生命应该珍惜,回顾过去种种缘分都已消失。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晚年病中所作,表现了他面对生死、得失和名利等困扰时的心境。 “百劫成今日
庚戌正月十四日游半山寺次伯严韵 【注释】: - 庚戌:农历年。 - 正月十四日:指元和九年(814)的正月初十,诗人与好友张伯严同游半山寺,作此诗以记之。 - 昨日:前一日。 - 古城隅:指洛阳城东的龙门石窟,因有佛窟而得名。 - 喧阗:喧闹。马迹:指车马奔驰的痕迹。 - 今游:今游半山寺。 - 败苇如折戟:比喻世事变迁,如同折断的兵器。 - 山僧:寺庙中的和尚。阅世变:观察世事的变化。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游空同山遇雨》。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与译文: 远望烟中山,秀列如屏奁。 远望时山色如同屏风一般秀丽,仿佛屏风上的花纹和装饰。 近山失山态,历乱沙石兼。 走近后失去了山峰原有的姿态,四周是混乱的沙石。 鼓勇得细路,山势如相钳。 鼓起勇气找到了一条小路,山势险峻就像两个夹钳。 苔润垂绿发,藤老张紫髯。 苔藓湿润下垂着绿色的长发,藤蔓衰老张开了紫色的胡子。 天然设危坂
驻大庾边境万山中阅南洋报知伯严梅庵宴樊云门前辈于六朝松树下即席有诗次韵奉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叔杲的《宿大庾》。王叔杲,字孟阳,号白沙,广东番禺人。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他却有着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这首诗就是他在大庾边境万山中游览时写下的,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乘溜下绝涧,竹筏如怒马。 农夫献家酿,酌以牛角斝。 如何万仞山,低首荒城下。 蛮歌迎七姑,铜鼓闹春社。
注释: 1. 去任有期矣三月二十三日分巡至信丰留赠诸父老 注释:即将离任,在三月二十三日前往信丰分巡时,留下送给诸位父老。 2. 昔遭粤匪乱,兹城独完固 注释:过去遭受了广东的农民起义军之乱,唯独这座城市得以完好无损。 3. 郁郁五十年,遂通南雄路 注释:历经五十年,终于通向南雄的路。 4. 风气递旋转,博斗争蚁附 注释:社会风气不断转变,就像蚂蚁一样团结起来。 5. 父老拜马前,欲语尚瞻顾
游空同归投田家一宿 檐树参差露晴光,炊烟缕缕低渡墙。 乡村最好是春暮,家家饭熟松柴香。 晓鸦笑我脱拘系,绕屋飞鸣解人意。 渊渊自惜肝肠深,世味无端集垢腻。 煮茶烧笋邀客餐,怕闻父老谈辛酸。 山茶一丛杂瓦砾,任他蚨蝶飞成团。 别有深情向平野,多谢农夫饲归马。 合无人处看春光,相逢同是悠悠者。 昨宵梦逐孤云飞,山月不动光入帏。 陶然自顾壁上影,夜气触境无町畦。 朝来满目悲生事,世乱先愁老将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行土峡中抵会宁行馆时,与子言原韵的一首诗。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诗句:“与子长安来,一月已过半。” 译文:我和你一同从长安来到这里,一个月已经过去了一半。 关键词:长安、月过半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子言同行的喜悦和对时间的感慨。他们从长安来到这里,已经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2. 诗句:“朝发青家驿,畏途愁日晏。” 译文:清晨离开青家驿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檐角挂钱江 -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画面,钱塘江水从寺庙的檐角流过。"钱江"可能指的是中国浙江省的钱塘江,是中国浙江省的主要河流之一。 2. 掉头失西湖 - 此句表达了一种失落感,可能是因为诗人看到钱江而忘记了或失去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这里的“西湖”是指位于杭州的一个著名景点。 3. 意识远始明 - 这一句表达了随着距离的增加,视野逐渐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