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和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结合全词的内容分析概括,注意从“景”与“情”两方面来分析。 “秋水一湾双桨举”,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上景色;诗人在江中划着双桨荡漾,船儿在秋天的水面上悠然前行。这是一幅清雅恬淡、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 又送行人,过却吴江浦,诗人又送行人,来到吴江的岸边。“过却”“又”二字表明了送别之频繁,突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注释】: 一点幽怀难写:一点,指月亮;幽怀,深藏不露的心思。难写,难以形容。 深夜:夜已经很深了 窗烛背人红:烛光映着窗户的外面,好像被点燃的人在背后一样红。 三更残梦雁声中:三更时分,我梦见雁群从远方飞来。 相见总朦胧:每次相见,总是模糊不清的。 冷月黄花篱落:冷月高悬,菊花盛开在篱笆上。 萧索:凄凉、冷落。 一别两重阳:一别,分别;重阳,即重九,古代以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注释】 金柝:铜制的门上敲击用的器具,这里指军营。 荒鸡:即晨鸣,指鸡初鸣。 柔肠:比喻情思。 车轮转:指车马奔驰不停。 【赏析】 《蝶恋花》是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这首词的上阕写旅夜情景,下阕抒发离情别绪。全词写得缠绵凄清,有声有色,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点出时间是“旅夜”,空间是“兰夜半”,渲染旅途之孤寂。金柝敲更,兰夜半,这寂静的环境,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孤寂。“灯晕”句
齐天乐·雪夜排闷 雪夜,作者以“海神”起兴,点明主题:排遣愁闷。“鱼龙戏”,比喻词人的心情。下句写雪景。“六花”,即雪花,这里指飘飞的雪花。“圆冰”、“碎玉”,用来形容积雪。“谁家池馆”,是说谁家庭院中的亭台楼阁。这五句为上片。下片首二句,“帘丝”句,形容雪光闪烁。“一曲新歌”,指雪中吟咏。“衍波笺纸”,泛指书信、诗稿之类。这二句写雪夜独酌,抒发情怀。“孤坐处”,孤独地坐着。“更箭”,更漏
这首诗是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囚禁在汴京时所作的一首《河传》。诗中描述了他在夜晚听到隔院传来的歌声,感受到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 诗句注释: 1. 宛转 - 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2. 凄怨 - 形容声音悲伤、哀怨。 3. 路迢迢 - 形容路途遥远,难以到达。 4. 红墙绮寮 - 形容华丽的建筑或住所。 5. 香喉一串可怜娇 - 形容歌声如珠串般清脆悦耳,让人怜爱。 6. 长宵 - 漫长的夜晚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咏物词,词牌为《木兰花慢》。全词通过描写竹帘、竹影、离魂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故乡、旧日时光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诗词全文: 竹帘 是湘云一片,谁剪落、影娟娟。 看愁泪无痕,离魂欲化,院后廊前。 玲珑冷波低荡,任花风、袅上水沉烟。 晓露千丝碧窨,夕阳一桁红偏。 明玕。 戌削可人怜。 最好已凉天。 忆旧家风景,荭花小阁,箬叶轻船。 而今水云无分,只红尘、遮断便疑仙。
【诗句解释】 更漏子:一种词牌名,多用于表达深沉的愁绪。 卸鸾钗,熏翠被,深院夜寒如水。 鸾钗:古代妇女的头饰,用玉石、金玉等制成,形状像凤凰,用来装饰发髻。 熏翠被:用香料熏过的被子,翠被通常是指用翠绿色布料做成的被褥。 深院夜寒如水:在深宅大院里,夜晚的寒冷感觉就像一潭没有水的水域一样。 珧窗掩,画屏空,个人愁思浓。 珧窗:用贝壳制成的窗户,可以防止风沙进入。 画屏:屏风
诗句解析 1 凉波一片空明,飘来露脚如烟细:描述水面上的波光与露水,如同烟雾般细腻。 2. 沙鸥扑漉,草蛩叨絮,搅人无寐:描写夜晚的沙鸥和草间小虫的声音,让人难以入睡。 3. 独凭危栏,紫蕉衫薄,夜凉如水:描绘一个人独自站在栏杆旁,穿着薄纱衣,感受到夜晚的凉爽。 4. 正嫦娥娇懒,妆成半面,徐徐被,云扶起:描绘嫦娥(即月亮)在云中缓缓升起的样子。 5. 忽听歌声摇曳: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歌声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江南风情的词,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及翻译: 1. 记否?红袖。绮筵前。玉指纤纤拢弦。念奴娇破想夫怜。 “记否?”表示是否记得。红袖指的是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子。绮筵前指的是华丽的宴会场合。玉指纤纤拢弦是指女子用纤细的手指轻轻拢住琴弦。念奴娇破想夫怜可能是指女子在弹奏琵琶时,声音婉转悠扬,让人想起远方的丈夫,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思念和怜惜。
译文: 替父守边的铃声,寒声转急。 絮起闲愁,百种镕心铁。 塞北风高绵欲折,苍凉古道沙如雪。 底事芳辰轻远别,昨梦还家,似有人怜惜。 坐转碧栏干外月,晓寒珍重分明说。 赏析: 这首词是代写边关士兵的思乡情绪。上片写塞北天气严寒,边关士兵思念亲人,内心悲苦。下片写边关士兵思念家乡,梦里还家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生动地刻画了边关士兵思念家人、思念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