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
减字木兰花 其四 梅妃 天然姿媚。比向梅花应不异。 一斛珍珠。得似鲛人泪点无。 文园老去。恨煞无人能解赋。 我见应怜。不索长门买赋钱。 注释与译文 注释: 1. 天然姿媚:形容女子自然而有魅力,如同自然界的花朵一样美丽动人。 2. 比向梅花应不异:比喻她的美丽并不逊色于盛开的梅花,具有一种独特的美。 3. 一斛珍珠:比喻她的价值如珍珠般珍贵。 4. 得似鲛人泪点无
柳含烟 本意 销魂树,曲江边。 释义:柳树含烟,本意是形容春天的柳树在细雨中看起来仿佛烟雾一般。 译文:柳树在春雨中看起来仿佛烟雾一般迷人。 注释:销魂树,形容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如烟雾一样迷人。曲江,即曲江池,在唐朝时期是长安城内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柳树描绘得如同烟雾一般迷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移自永丰坊里,东风吹雪又吹绵。
诗句释义 1 “镜台移日朝红映” - 描述一个场景,其中镜子移动使得阳光反射在红色的镜子上。 2. “映红朝日移台镜” - 镜子反射的红色光芒让原本明亮的日光也变得红润起来,仿佛太阳也被镜子吸引,向它靠近并被它反射。 3. “人玉照秾春” - 这里用“人玉”比喻女子的美丽,而“秾春”则指春天的繁华与美丽。 4. “春秾照玉人” - 春天的美景如同浓密的花朵一样照亮了美丽的女子
注释: 梧桐花落,飘散着花香,如同飞雪; 卷起窗帘,只见一片晶莹的明月挂在空中。 人如月般皎洁美丽,倚靠在栏杆上依偎在爱人的肩头。 侍女小鬟春睡醒来,倦怠地倚靠着玉肩,裙上沾满了苔花。 私语声谁人能听到,只有月亮和人共赏。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温馨浪漫的闺房夜景图。词中通过描写主人公与情人之间的对话、动作等细节,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注释】 1. 木兰花:词牌名。 2. 其五:这是《减字木兰花·秦淮归棹》的第五首。 3. 桃叶:传说中西施在吴宫时,她的情人范蠡把她送给了当地官员,后范蠡出走,便寄居在江南的桃花树下(今江苏省吴县),并改名为“张公”。后人遂以“张公”代指情人。 4. 照影秋波:指女子对镜理妆。 5. 琅邪(láng yá):古地名,汉初置郡,治所在临沂(今山东临沂),即今山东省境内的临沂市一带。 6.
《菩萨蛮·弈棋私语》 注释: 1. 红玉:指女子,这里特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2. 龟纹枕畔双鬟绿:双鬟指的是美女的发髻,绿意则是指绿色的头发。龟纹枕是一种装饰品,用来衬托女子的高贵气质。 3. 银蒜镇:指银制簪子,用来固定发型。 4. 屏山金屈戌:屏风上刻有金色花纹,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5. 面发红:形容女子羞涩或害羞时脸红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闺房生活的词,通过描写女子在绣花
忆秦娥 忆秦淮 秦淮水,红楼一带波如绮。 波如绮,琉璃窗下,水晶帘底。 梅花点额夫容髻。 妆成照影春波里。 春波里,一方明镜,朝朝孤倚。 释义: 1. 忆秦娥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种固定的词牌名,多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本词采用这种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秦淮河边景色的怀念。 2. “忆秦淮”直接表明了主题,即通过这首词来回忆秦淮河的美丽景致。 3. “秦淮水”指的是秦淮河的水
诗句:纱窗梦起,极目玉关人万里。 译文:从纱窗里醒来,我极目远望,心中充满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那遥远的距离仿佛是天边的人在万里之外。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幅远离家乡、独自在外的情感画卷。首句“纱窗梦起”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在夜幕中醒来后的内心感受。紧接着的“极目玉关人万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这里的“玉关”可能指的是古代边防要塞
卜算子 其二 纪梦 风水望西陵,烟树迷南浦。 千里相思又暮春,梦里江南绿。 记下水晶帘,帘外红蕉吐。 残篆初萦斗帐垂,好是侬归处。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琼枝”、“百尺桃花”、“百尺木莲”等。 风水望西陵:在古代指眺望西面,这里指向西远眺。风水,即风水山,指江边的山脉。 烟树迷南浦:烟雾笼罩着南边的小河,使小河变得模糊不清。 千里相思又暮春:春天将尽,思念之情愈发强烈。 梦里江南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然后结合诗句进行理解分析。 此词是留别友人之作,表达了作者的惜别之情。上片写天气清明,友人将启程远行,但不知是否能够成行。下片写友人在即将出发时,作者为其饯行,并嘱咐他不要饮酒,因为酒能断肠。最后以“争似同携手”收束全篇,既表现了作者的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