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
【注释】 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绝踪。——你随着云山而去,人间又找不到你的踪迹。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在湖面上乘着明亮的月光,在道路中听着稀疏的钟声。 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秋天快要过去了,草丛中的小虫都急促起来;深夜里,大雨倾盆而下。 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我一生的心意没有满足,怎么能与你再次相随呢? 【赏析】 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作者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归后时所作。
诗句解释 1 “白马游何处”: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色,白马在广阔的草原上自由地奔跑,没有目的地。 2. “青楼日正长”:青楼是古代一种娱乐场所,这里的青楼可能意味着繁华与喧嚣。 3. “凤箫抛旧曲”:凤箫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抛旧曲意味着不再弹奏曾经熟悉的旋律,可能是为了寻找新的生活或情感。 4. “鸾镜懒新妆”:鸾镜是一种古代女性用来照面容的工具,这里提到懒得化妆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注释:谁在山中雪夜来访?我们虽然相见,却无法相互思念。 译文:谁在山中雪夜来访?我们虽然相见,却无法相互思念。 赏析:首句以设问形式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期盼。第二句则直接回应了首句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两句一问一答之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冬夜山中寻友 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时。 注释:如果能够有空闲的时间,就一定会没有暂时到来的时候
【注释】 四皓:汉代的四位隐士。他们曾在秦末归隐于商山,后来被召为官,但都不肯接受,遂退而归山。 高迹:指隐居的生活。 归汉:指刘邦打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避秦:指隐居生活。 龙楼:指汉武帝时的宫殿,曾作过皇帝。 鹤氅:即“鹤氅衣”,一种古代隐者所穿的长袖衣服,这里代指隐者的身份。 千年后:意指隐士的遗庙历经沧桑,依然存在。 庙木:指隐士祠庙的树木。 【赏析】
【注释】 ①王从事:指王昌龄。 ②相知:相互了解,意即交谊深厚。 ③易别:容易离别。 ④留连:不忍离去。 ⑤清夜:深夜。 ⑥听说:听别人讲。 【赏析】 《送王昌龄之岭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诗中以真挚深厚的感情,表达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意。此诗首句写二人相识才十天,但彼此已很要好,仿佛已有十年交情;次句又写与友人分别,自己觉得比寻常离别还要难舍,更觉依依不舍;第三句说从来都是容易离别的
长安夜怀} 1. 匹马西游日,从吴又转荆。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梦永秋灯灭,吟馀晓露明。 良时不我与,白发向秦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向西游历的壮阔画面,从吴国再到荆州。风雷交加的夜晚中,他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梦中,秋天的灯光熄灭,清晨的露水闪烁着微光。然而,美好的时光并不属于他,白发逐渐增多,他只能感叹岁月的无情
【注释】 1. 藜杖(lí zhàng)山中出:拄着藜杖从山中走来。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可食,根可入药。杖,这里指手杖。 2. 吟诗:即吟咏诗歌。 3. 范家:即范郎中的家或他的门第。 4. 相知:彼此了解,相互认识。海峤:大海高山。此处指遥远的海角或高山。 5. 寄食:寄居,寄食于人。向京华:到京城。京,今北京,古称“燕京”,故址在今北京市。 6. 名宦:显贵的官职。 7.
【注释】 1.陕下怀:指在陕州。陕州,即今河南陕县。2.零落:凋谢,衰落。3.五湖: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巢湖等五大湖泊。4.无来客:没有客人来访。5.去鸿:远飞的鸿雁。6.大河冰彻塞:指黄河上结了厚厚的冰。7.高岳:巍峨高大的山。8.悬归思:悬挂着思乡之情。9.迢迢永漏中:形容时间流逝,思念之情难以排解。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诗,诗人以写景为主,抒发自己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诗的首句:“宦途从不问” - 注释:官场生涯从不干涉私事。 - 赏析: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专注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怀。他不愿被外界的功名利禄所累,而是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追求。 2. 诗的次句:“身事觉无差” - 注释:日常生活事务处理得当,无差误。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琐事都能妥善处理,没有多余的烦恼。 3. 诗的第三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离亭向水开:离亭面向着江边,水面波光粼粼。 2. 时候复蒸梅:时令到了梅花盛开的季节。 3. 霹雳灯烛灭:突然一声雷响,灯光蜡烛都灭了。 4. 蒹葭风雨来:芦苇丛中风吹雨来,环境显得更加清冷。 5. 京关虽共语:虽然身处京城,但大家的话题还是围绕着离别和未来展开。 6. 海峤不同回:远在海上的我,无法回到你身边。 7. 莫为莼鲈美:不要因为家乡的美食而滞留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