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母子吟》是宋代诗人 释文珦的一首诗,表达了游子远离家乡与母亲留在高堂之间的深深思念。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注解和赏析: 1. 诗词原文: 游子行远方,慈母在高堂。 砌有忘忧草,对之还断肠。 母心乃如斯,子心其可忘。 子心苟如母,足以感苍苍。 君不见汉蔡邕,晋王祥。 2. 译文注释: - “游子行远方”:描述了离家远行的游子。 - “慈母在高堂”:表达慈母依旧留在家中。 - “砌有忘忧草”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下面是逐句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 - "哭立虚舟":在空无一人的小船上哭泣,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哀伤之情。 - "虚舟我良友":船成为我最好的朋友,反映了诗人对船的深厚情感。 - "平生快冥搜":生平中最喜欢在冥思中找到乐趣。 - "放迹江湖间,自与造物游":我在江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 - "忆昔仗短筇":回忆过去曾用竹杖探查山石,寻找美景。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吾学本经论,由之契无为: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吾学"指的是自己对学问的追求,"本经论"表明其根基在于经典的研究。"无为"在此处可能指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强行干预自然或世事的发展。 2. 书生习未忘,有时或吟诗: - 诗人虽然身为书生,但并未放弃诗歌创作。"习"在这里可能意味着习惯或爱好,"时或"表示偶尔。"吟诗"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雅兴活动
有美一人行 有美人在道旁行走,她美丽动人。 天然自与常人殊 美人天生丽质,与众不同。 奔逸绝尘遗步趋 美人轻盈飘逸,步履如风,不落俗尘。 宛在大海之东隅 美人如同大海中的明珠,璀璨夺目。 珠宫贝阙非凡居 美人居住的地方宛如珍珠宫殿,奢华不凡。 鲛绡被体云霞裾 美人身着华丽的鲛丝衣,色彩斑斓如云霞。 朝乘一鹤暮双凫 清晨骑鹤,傍晚驾双凫,游历四方。 往来圆峤仍方壶 无论往东还是往西
芙蓉花歌 东邻槛外芙蓉花,初开粲粲如朝霞。 今朝花谢枝空在,绕树千回只叹嗟。 花谢明年还复开,红颜已去终难回。 人生不及花枝耐,况有流光白发催。 游子对花心尽醉,老翁见之如梦寐。 解把浮生比梦中,肯计荣华与憔悴。 这首诗描绘了芙蓉花的美丽和短暂,同时也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诗中通过比较人与花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美好事物的珍视。 注释:东邻——指邻居家,芙蓉花——指荷花
【注释】 苕溪: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南。天目山在临安市境内,苕溪发源于此。漾(yáng)寒渌:泛指清凉的水流。后浪催前浪:比喻新人代替旧人。到头若个曾知津:意思是说到了尽头,谁又能知道它是什么?津:渡口,渡口是人们过河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寓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苕溪的描绘,表达了人生代代相传、不断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抒发了人生的哀怨,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平和不满
春日吟 春山青,春水绿,野鸟啼声声。 提壶劝我饮,杜鹃催归程。 我心已决志,贫穷无酒盈。 非吾侣,徒尔空鸣
注释: 1. 深居:隐居。 2. 其二:第二首诗。 3. 荣华不入梦,于焉谢忧责:荣华富贵无法进入梦境,因此放下了忧愁和责任。 4. 于焉:在这里。 5. 谢忧责:解除忧愁和责任。 6. 深居三十年,禽猿尽相识:我隐居了三十年,与山中动物都认识了。 7. 白日久知心,孤云本无迹:在白天长久的相处中,我已经了解你的心意,而你如同孤独的云彩,没有留下踪迹。 8. 丈室常寂然,焚香自终夕
今日 今日天气佳,悠然动清兴。 桑间葚初熟,时复鸣戴胜。 同游尽萧散,野径亦幽夐。 仰面看青天,长啸山谷应。 注释: 1. 今日天气佳:指的是今天天气很好。佳,美好。 2. 悠然动清兴:悠然,形容心情闲适、自在;动清兴,指因美好的天气而感到心情舒畅。 3. 桑间葚初熟:桑间葚,指桑树上刚成熟的桑葚;初熟,指刚开始成熟。 4. 时复鸣戴胜:时复,时常;鸣戴胜,指时常听到戴胜鸟的叫声。 5.
诗句释义: 1. 皓首四老人,独见何明彻。 - 注释: 四位高寿的老者,他们的见解非常明智透彻。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这些智者的敬仰和对他们智慧的评价。 2. 耻为暴秦污,商山永归洁。 - 注释: 他们不愿成为暴政污染的象征,决定永远保持纯洁。 - 赏析: 这句话显示了他们对道德操守的重视,不愿被政治腐败所玷污。 3. 暂出正前星,遄回卧松雪。 - 注释: 暂时离开(官场),回到自然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