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星垣
【注释】 ①陟岵:登高远望。②阿母:指母亲。③志媲阳元:意谓志向可与古代贤人比肩。④靖节: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田。⑤传报深恩:意谓以诗代简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赏析】 此诗为挽外祖父之作。全诗分为两大部分,前八句是写外祖父的德行;后八句是写作者思念母亲的哀伤。 首联两句,写外祖父母抚养教育自己的情况。“陟岵”句点出自己久别外祖父母,在外祖父家生活
挽冯敏之联 晚年节厉东山,盖世功名付儿辈; 客岁芒寒南极,满城风雨吊先生。 注释: 1. 挽冯敏之联:这是一首悼念人名的诗。冯敏之是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事迹和成就在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因此被后人广泛传颂。 2. 晚年节厉东山:指冯敏之在晚年时依然坚守节操,不为名利所动。 3. 盖世功名付儿辈:意为所有的辉煌和成就都留给了子孙后代,自己则淡泊名利,过着清贫的生活。 4. 客岁芒寒南极
【注释】 南征猿鹤已全收:南方的猿和鹤已被全部捕获。 老将军坐镇龙沙,亦堪雄一世:年老的将军坐在边疆,也足够雄壮一生。 不道归途变起,遽陨台星:没想到归途中发生变故,突然陨落。 问狙击谁尸,怒气直冲辽海月:追问是谁狙击了尸体,愤怒之气直冲辽海之月。 内地蜩螗犹未熄,大舞台竞持牛耳:内地的政治纷争还没有平息,大舞台上的竞争仍然激烈。 应难到九边,讵期暗杀党来,竟遭浩劫:本应到达边疆,不料暗杀派来了
诗句解析 1 公以文士擅经济才 - 描述王麟阁作为一名文学家,擅长于经济方面的才能。 2. 隐市挹高风 - 表示王麟阁在市集中表现出高尚的风度和品质。 3. 当年儒贾群推 - 指在当年,王麟阁被众多的商人和学者推崇为楷模。 4. 端木特开货殖传 - 端木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王麟阁能继承端木赐的学术传统和精神,是对他经济才能的认可。 5. 我与贤郎为切磋友 -
【注释】 挽邹峻昆父联:为邹峻的《秋夜闻雨》所作的挽诗。邹峻(1642-1706),字昆父,号南皋,江苏无锡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举人,官至山东济南府同知。 长想衣冠宗许子;许由,春秋时隐士。 有儿学万人敌,何须文赋继邹阳:指汉代枚乘的《七发》。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友人邹峻的挽诗。邹峻,名昆父,字南皋,号南皋先生、南皋老人,江苏无锡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拔贡
注释 - 挽王麟阁联:这可能是指为某位名为王麟阁的人或机构所写的挽联。 - 羡先生小隐肆廛:表示对先生隐居生活的喜爱和羡慕。小隐表示隐居,肆廛意味着在商业活动中。 - 谢儒林旧业:表示对过去儒林事业的感激和告别。儒林指的是儒家学者群体。 - 展商界新猷:表示在新的商业领域中展示新的策略和作为。 - 群钦亿中多才:表示众人都尊敬您,认为您才华横溢。 - 经济允传千古秘
注释: 1. 阛阓著贤声,风规足比范少伯:在繁华的市场上,有贤德之声,其风度足以与范蠡相提并论。 2. 乡邻钦道范,德望应追陈太邱:乡邻们都钦佩他的品行,其德行和声望应追及到陈仲子的德行。 赏析: 这首诗是对王麟阁的赞誉。首句“阛阓著贤声”,意为他在繁华的市集中,有着贤德之声,这是指他在商贾中有着良好的声誉。次句“风规足比范少伯”,意为他的风范足以与春秋时期的名相范蠡相比肩。范蠡是越国的大夫
【解析】 “式乡闾”意为“效仿乡里”,句中指吴振铎祖父的品行;“逾七旬”“系溯延陵”意为“已经七十多岁了”,句中指吴振铎祖父的年寿;“墓碣拟题宣圣笔”意为“在墓石上拟题,如同是孔子的手笔”;“教子孙各名一艺”意为“教育子孙们各自精通一种技艺”,句中指吴振铎祖父对儿子们的要求。 “风追高密”意为“追随高密之风”,“箕裘永作世家型”意为“世代相传,成为家族之典范”。 【答案】
【注释】 1. 挽吴俊升联:这是一副对联。“与当代张巡共事以终”,“当代”指作者,“张巡”是唐朝名将,曾抗击吐蕃入侵,为国捐躯;“共事以终”,即一同为国效力,到死为止。“男儿死耳”,意思是说,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英勇战斗到最后。这里用“死耳”来表示一种壮烈牺牲的意思。“比君家吴起伏尸而绝”,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在战斗中被敌人杀死
【解析】 此诗为挽联。上联写邹峻昆父勤于农耕,下联写其子助丧。上联“羡先生”指对邹峻昆父的赞美。“力田宗古训”意为:勤劳耕作是古代圣贤的教诲。邹峻昆父勤于农耕,不务虚名。“自是”与“聊将”相照应,都是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表示哀痛之情。“哲嗣”指他的继承者。“同袍同泽”指兄弟关系。“与哲嗣同袍同泽”即指邹峻昆父的儿子。“助绋写哀忱”,写挽联时用挽词来表达哀痛之情。 【答案】 译文:我羡慕先生辛勤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