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猿鹤已全收,老将军坐镇龙沙,亦堪雄一世,不道归途变起,遽陨台星,问狙击谁尸,怒气直冲辽海月;
内地蜩螗犹未熄,大舞台竞持牛耳,应难到九边,讵期暗杀党来,竟遭浩劫,恨鼠投无忌,哀音咽断嫩江潮。
【注释】
南征猿鹤已全收:南方的猿和鹤已被全部捕获。
老将军坐镇龙沙,亦堪雄一世:年老的将军坐在边疆,也足够雄壮一生。
不道归途变起,遽陨台星:没想到归途中发生变故,突然陨落。
问狙击谁尸,怒气直冲辽海月:追问是谁狙击了尸体,愤怒之气直冲辽海之月。
内地蜩螗犹未熄,大舞台竞持牛耳:内地的政治纷争还没有平息,大舞台上的竞争仍然激烈。
应难到九边,讵期暗杀党来,竟遭浩劫:本应到达边疆,不料暗杀派来了,竟然遭受浩劫。
恨鼠投无忌,哀音咽断嫩江潮:痛恨像老鼠一样毫无顾忌地攻击,悲哀的声音在嫩江的潮声中哽咽。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为悼念被害的同盟会员吴俊升而作。吴俊升原任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兼参谋总长,1925年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被日本关东军暗杀。诗人对此十分愤慨,写下这首诗,表达对吴俊升遇害的哀悼之情。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南征”,指吴俊升被派往南方讨伐军阀张作霖;”猿鹤”,代指北方的军阀势力。”老将军坐镇龙沙”,用典自《后汉书·班超传》,说班超年轻时随窦固出击匈奴,大破之,后被任命为西域都护,驻兵于龟兹,即今新疆库车一带。这里用“龙沙”代指北方,以表明吴俊升曾在那里驻守过。第二句写吴俊升在军中威望很高,能镇住群雄,雄踞一方。”亦堪雄一世”,可称得上一代英雄。这一句是诗人对吴俊升的高度赞扬。
第三、四句转写吴俊升遇害的情况。”不道归途变起”,暗指吴俊升被刺的消息传来时,正是他回乡的途中。”遽陨台星”,指吴俊升猝然死去。”问狙击谁尸”,质问刺杀者是谁。”怒火冲天”,形容吴俊升遇刺后的怒不可遏。”辽海月”,泛指北方地区。诗人以辽海之月喻吴俊升的冤魂,表示其冤死异乡的悲愤。
最后两句写吴俊升死后的不幸遭遇。”内地蜩螗犹未息”,意谓国内的政局并未平定。”竞持牛耳”,意谓各方都在争夺领导权。”九边”,泛指全国各重要地方。吴俊升原任陆军部的次长兼参谋总长,所以这里说他”应难到九边”;”讵期暗杀党来”,意谓暗杀派突然来到,致使吴俊升遭到暗杀。”竟遭浩劫”,意谓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打击。”鼠投无忌”,比喻暗杀者无所顾忌。”哀音咽断嫩江潮”,意谓吴俊升被杀后,其哀痛之声在嫩江的潮声中咽断。
此诗语言简练,感情沉郁,意境高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