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
经绮岫故宫 行人晓饭青山里,驱马苍茫经洛水。 昔闻绮岫盛繁华,不谓荒凉今若此。 忆昔行宫初搆时,梯岩驾壑相逶迤。 美人桂殿夜看月,公子柘弓朝射麋。 翠华一去金门锁,露殿飞萤山叶堕。 往事吹残牧笛风,危基半入樵人火。 今古消沈能几回,春风依旧野花开。 君王巡狩不复见,禾黍空山鸟雀哀。 注释: - 这首诗是杜甫的《春望》。 - 行人晓饭青山里:早晨,诗人在青山之中与行者一起吃饭。 - 驱马苍茫经洛水
为广上人赋归云山房 道山老禅七十馀,闭门不出祇园居。 心将明月同清净,迹比闲云能卷舒。 注释:在道山上,我是一位年迈的禅师,已经修炼了七十年,我选择隐居在祇园寺中。 我的心与明月一样清澈,我的修行达到了清静无为的境界;我的足迹就像飘渺的云一样自由自在,可以伸展也可以收起。 萧散浮云闲更闲,因风也或到人间。 晴教海上千峰出,暝与天边一鹤还。 注释:飘忽不定的白云,有时悠闲地飘动,有时随着风来到人间
巫峡啼猿歌送丘少府归四明 诗句 - 巫山巫峡连三巴,猿啼三声客思家:巫山和巫峡连接着巴郡地区,猿猴的啼叫声连续不断,让人感到客旅之思。 - 停舟听之声未了,却过青枝犹袅袅:我停下船只聆听那声音未完的猿啼声,却发现经过的地方仍然有绿枝摇曳。 - 野人乍来锦官城,清秋满峡啼猿声:忽然间到达了锦官城的野外之地,整个秋天里,峡谷中回荡的是猿啼声。 - 黄牛滩上怨枫落,白帝祠前哀月明:在黄牛滩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赋得芭蕉雨》。下面逐句解读并注释: 1. 野人独宿祇树林,大千飞雨秋阴阴。 译文:我独自居住在这树林中,天空降下了无数的雨点,秋天显得更加阴沉。 2. 悬灯照影不成寐,飒飒萧萧窗外音。 译文:我点亮了灯光想照一照自己的影子,但外面的雨声让我难以入睡,窗外的风声飒飒作响。 3. 初焉汹涌海涛急,又若飞泉泻苍壁。 译文:起初大雨滂沱如同海涛汹涌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诗人对即将远行的王孝廉,寄予了深厚的友谊与美好的祝愿。 神如玉壶初荐冰 - 神采焕发如同玉壶中刚刚取出的冰块,清新而纯净。 气如太阿新发硎 - 气质如宝剑在刚磨砺时发出的光芒,锐利、明亮。 羡君早年即登第 - 你很早就得到了功名,我很羡慕。 许君壮节终成名 - 希望你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节操,最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十年濩落栖衡宇 - 在过去十年里你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南风吹雪柳花飘,闺中佳人春梦饶。 诗句解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色,风雪中,柳花飘飞,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闺中佳人"指的是女子,这里的佳人可能是作者的妻子或者情人。"春梦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佳人的深深思念。 注释:南风(指南风)吹过,带着雪花,柳树和花朵都开始飘落。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 酬张少府惠山僧茶
【注释】 (1)上人:僧人。衡山:在湖南省南部,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 (2)云鹤:比喻僧人的清高。 (3)最上禅:最高的禅宗。 (4)群疑縳:指世间的种种疑惑,纷至沓来。 (5)雁荡:在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因山峰如雁荡而得名。 (6)慈航:佛教用语,指慈悲普渡众生之船。 (7)杨柳瓶中九曲云:指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千尺挂帆千里雪”一句。 (8)三山雨:传说蓬莱三仙岛上有仙桃
赠商生 与子交游最年少,羡子襟期可同调。 醉墨能嘘海上云,春笺会拂花间鸟。 壮游海内早知名,每以才华动九卿。 丹穴殊看凤毛贵,方诸远在冰壶清。 伊予十年归未得,贫贱由来爱宾客。 虽乏床头沽酒钱,未尝一日无颜色。 西镛城下醉相逢,南国新秋意万重。 石竹山前沧海月,紫云洞口夕阳钟。 注释: ①与子交游最年少:与你交往的年龄最小。 ②羡子襟期可同调:羡慕你的胸怀志趣和我的相同。襟期,胸怀志趣。
【注释】 沧海:大海。云帆:指海船的帆。张(zhāng)少府:张九龄字子寿,曾任左丞相兼中书令。京:京城长安。蜀锦为帆:用蜀地出产的锦织成的帆。扶桑:神话传说中的日出处。十二楼:传说中有十二座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也作“蓬莱”。矫首:抬头仰望。仙山:指神山。长风:顺风。碧落:天空。仪曹:御史台。钧天广乐:天上的音乐。《列子·汤问》说:“天籁清和,百兽率舞。”嘈嘈:形容音乐声大而杂
【解析】 1.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将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2.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赏析诗句,需要从内容主旨、思想情感等角度入手,同时还要注重手法的运用。例如本诗开头四句:昨夜东风天上来,长安淑气绕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