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为帆发光彩,挂向扶桑之碧海。
海上仙山十二楼,仙人矫首遥相待。
船头锦袍黄鹤仙,身朝玉皇游九天。
长风吹帆向碧落,下视尘世浮青烟。
我昔登云向仪曹,钧天广乐声嘈嘈。
梦中折翼下人世,怅望云阙心烦劳。
兹晨送君向云阙,春帆直拂涛山雪。
解缆朝辞北海云,曳裾晓待金门月。
渺渺云帆奈别何,珊珊紫陌听鸣珂。
君从云路骑黄鹤,余亦远山卧碧萝。

【注释】

沧海:大海。云帆:指海船的帆。张(zhāng)少府:张九龄字子寿,曾任左丞相兼中书令。京:京城长安。蜀锦为帆:用蜀地出产的锦织成的帆。扶桑:神话传说中的日出处。十二楼:传说中有十二座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也作“蓬莱”。矫首:抬头仰望。仙山:指神山。长风:顺风。碧落:天空。仪曹:御史台。钧天广乐:天上的音乐。《列子·汤问》说:“天籁清和,百兽率舞。”嘈嘈:形容音乐声大而杂。折翼:坠落翅膀,比喻失势或被贬谪。人世:人间。云阙:朝廷。春帆、涛山雪:都是描写海上景色的词语。朝辞北海云:早晨从北方的海边离去。曳(yè)裾(jū):拖长衣裾,表示悠闲自在的样子。金门月:指皇宫门前的月亮,金门是皇宫前宫门的美称。紫陌:紫色的小路。听鸣珂:听车马行走时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金属声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这首诗中,借海船远行送别好友张九龄,以海景作比,描绘了一幅壮阔雄奇的画面,并借此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首联“沧海云帆歌送张少府之京”,开篇即言“送”,点明送别之事,又写“歌”,表明是唱着送别的歌曲送张九龄赴京,既点明了地点是“沧海”,又写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歌”声中,表现出送别的情景十分动人。

颔联“蜀锦为帆发光彩,挂向扶桑之碧海。”这两句写蜀锦做帆,挂到扶桑那碧蓝的海上,极言帆的美丽。

颈联“海上仙山十二楼,仙人矫首遥相待。船头锦袍黄鹤仙,身朝玉皇游九天。”这两句写海上仙山十二楼,仙人在那里矫首相望,船上有锦袍黄鹤仙,身朝玉皇游九天。

尾联“长风吹帆向碧落,下视尘世浮青烟。我昔登云向仪曹,钧天广乐声嘈嘈。梦中折翼下人世,怅望云阙心烦劳。”这两句写长风扬帆直向碧落,俯视尘世如漂浮的青烟。我过去曾在朝廷里当御史员外郎,天上传来《钧天广乐》声声不绝于耳。梦中曾折断双翼,离开人间,惆怅地望着朝廷的门楼上空,心中烦乱不安。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海上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的伤感之情。全诗构思新颖奇特,想象奇特瑰丽,语言优美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