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恨凌辱兮恶腥膻” - 这句话表达了对侮辱和厌恶腥膻之物的情感。 2. “憎胡地兮怨胡天” - 描述了对胡地(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憎恨以及对胡天的埋怨,即对胡人及其生活环境的不满。 3. “生得胡儿欲弃捐” - 这里可能指的是由于民族差异或文化冲突,想要舍弃或抛弃一个胡族的孩子,但随后又不忍心这样。 4. “及生母子情宛然” - 尽管有上述的担忧和矛盾情感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胡笳十八拍》,是一首古体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叹息襟怀无定分,当时怨来归又恨。” - 叹息:表示叹息声,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感慨。 - 襟怀无定分:指人的内心感情难以把握和控制,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目标。 - 怨来归又恨:指在某种情况下,原本感到不满或怨恨的情绪,随着时间推移或事态变化,可能转变为另一种情绪,如悔恨、自责等。 第二句
【诗句释义】 1. 归来故乡见亲族,田园半芜春草绿。 2. 明烛重然煨烬灰,寒泉更洗沈泥玉。 3. 载持巾栉礼仪好,一弄丝桐生死足。 4. 出入关山十二年,哀情尽在胡笳曲。 【译文】 1. 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和朋友,看到田园荒芜,春天的草木又绿了。 2. 点亮新的蜡烛,熄灭旧的火种,让残灰重新变黑,让沉在泥土中的玉石重新焕发光彩。 3. 穿着干净的衣帽,举止得体有礼,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抒情诗,通过描写胡笳曲的第一拍,表达了诗人对边关生活和战争的感慨。 诗句注释: 1. 日来月往相催迁,迢迢星岁欲周天。 日来月往:太阳和月亮交替运行,岁月流逝。 迢迢:遥远的样子。 星岁:星辰运转的时间。 周天:环绕天空一周。 2. 无冬无夏卧霜霰,水冻草枯为一年。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夏天。 卧霜霰:忍受寒霜。 水冻草枯:水结冰,草枯萎。 为一年:这是一年的时间。
【诗句释义】 1. 莫以胡儿可羞耻,恩情亦各言其子。 【注释】:莫以为我是胡儿可以轻视,我的家族与你的家族都是尊贵的。 2. 手中十指有长短,截之痛惜皆相似。 【注释】:我们手中的手指各有长短,但被截断后的痛苦是相似的。 3. 还乡岂不见亲族,念此飘零隔生死。 【注释】:如果回到故乡,难道不能看到亲族吗?因为我的漂泊和死亡,使得我与他们无法相见。 4. 南风万里吹我心,心亦随风渡辽水。 【注释】
去时只觉天苍苍 去的时候,只觉得天空广阔无边。 归日始知胡地长 等到返回的时候,才知道胡地多么漫长。 重阴白日落何处: 乌云遮日,白天怎么下落? 秋雁所向应南方: 秋天的雁南飞,它们的方向是南方。 平沙四顾自迷惑,远近悠悠随雁行: 我站在平沙上四面观望,感到迷茫;远处和近处都随着大雁缓缓前进。 征途未尽马蹄尽,不见行人边草黄: 行程还未结束,我的马蹄已经磨光,看不见行人的身影
诗句原文与翻译如下: 1. 诗句原文: 汉室将衰兮四夷不宾,动干戈兮征战频。 哀哀父母生育我,见离乱兮当此辰。 纱窗对镜未经事,将谓珠帘能蔽身。 一朝胡骑入中国,苍黄处处逢胡人。 忽将薄命委锋镝,可惜红颜随虏尘。 2. 诗句翻译: 汉室将衰落,四方蛮夷不再臣服,战争频繁。 父母养育我,却见国破家亡之时,身处乱世之秋。 纱窗对着镜子未曾见识世事,曾以为珠帘可以保护自己。 一夜之间,胡兵闯入中原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第一拍 回忆过去在私家时任性娇小,远取珍禽学习驯扰。如今被遗弃想念故乡,后悔当初放养林中表。 注释: 1. 忆昔:回忆过去。 2. 私家:自己的家里。恣娇小:任性地娇小。 3. 远取:从远处取来。珍禽:珍稀的禽鸟。学驯扰:学习驯服和扰乱。 4. 沦弃:被遗弃。念故乡:想念故乡的人或物。 5. 悔不:后悔没有。当初:从前。 6. 朔风:北方的风。萧萧:凄凉的样子。寒日暮
这首诗描述了姑苏台的壮丽景色,以及它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姑苏台的位置和高度。姑苏台位于吴江之畔,它的高度足以与天空相依。这种描述方式使得读者仿佛能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台顶。 秋高露白万林空,低望吴田三百里。 第二句是关于秋天的描述。在秋天,露水晶莹剔透,万树皆空。远处望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要求,然后根据内容和情感从主题、意境、手法等方面分析。此诗为乐府诗,是一首抒情诗。全诗通过对乌啼的描写,抒发了游子思乡怀归的感情。首联写月明之夜,乌儿惊鸣,绕树飞转;颔联写乌啼声中,碧树高枝,含烟露水;颈联写月亮西坠,城上女墙低垂;尾联写月中桂花树,日中有扶桑树。最后用“何不上天去?一声啼到曙”作结,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