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蕃
绛都春 · 渌水亭,和闰枝 乌衣梦醒。送春似过翼,园林幽夐。地近绛霄,才称黄门声华盛。无端环玦寒宵迥。正孤坐、推敲难定。怪他心迹,春光最好,怎教凄哽。 消凝。簪花帽侧,待谁为绾住,云晨烟暝。塞雁乍还,仙骥将迎缑山顶。至今泉水清于镜。倘留得、青衫瘦影。翠微定是无情,对人意冷。 【注释】 ①乌衣:指东晋的乌衣巷。 ②绛霄:形容宫殿极高远。 ③黄门:汉时侍中、中常侍官名,后用以指宦官。
绛都春·红雨轩,和泽丞 楼东倦燕。带花片半湿,初晴庭院。翠羽共吟,琼管同携珠帘卷。徘徊玉手生绡扇。更推许、花阴窥见。镜盟钗约,分张最恨,种桃人远。 凄黯。无心按曲,怨春生未忘,文窗残翰。几曲画阑,还绕妆楼庭芜满。棠香褪尽桑尘换。便环佩、归来犹恋。尽教偏和渔歌,怅云易散。 注释: 绛都春: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平韵。此词为咏物词,首句“楼东”指代词人居住之地。 楼东
安公子 · 重阳伯絅、次公举词社 幽墅斜阳静。紫萸分插欹冠整。傍砌栽蕉阴未满,助秋烟催暝。料此夜、羁鸿梦为新霜醒。警暮寒、沉断江天迥。听数声柔橹,飞度银河无影。 注释:在幽静的别墅里,斜阳静静地照着。人们将紫色的茱萸分发给客人插在帽子上,让它们整齐地排列。在靠近台阶的地方栽种了芭蕉树,但芭蕉树的阴影还没有长满,仿佛是在催促着秋天的到来。料想今晚,羁旅中的鸟儿被新降的霜冻惊醒
绛都春·古藤书屋 【注释】 绛:通“绛”。朱红的红色。 都:古代诸侯国名。 《易经》:“乾为木,巽为风,木生于风。” 龙伯:《左传·昭公十七年》:“龙伯之国,乘桴浮于海。”后以“龙伯”比喻海外之地。 覆庐运气:在屋上建小棚架。运气,指用架子支撑棚盖。 去天定几尺:距离天只有几尺高。 冰轮:即明月,因月有圆缺,故称“冰轮”。 双扉启:推开了两扇门。 谈诗直到冰轮起:一直谈到明月升起。 殷勤兼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密幄遮风,低棚炙日,看花先为花忙。”这几句是写花,写的是春花。密幄、低棚是写环境。看花,是诗人的主观行动;忙,是说花忙得没有时间去欣赏它的美。这一句中“看花先为花忙”表明了作者对花的热爱。 “何处春生,家家小坞深藏。”这两句紧承上文,写花。春天来了,哪里还有花呢?所以诗人要寻找
注释: 唳鹤惊霜。正夜阑梦醒,还结愁肠。故园篱下,那时醉后,花忺瘦影,人惜寒香。懒闻佳节登高近,暮帘卷、烟柳斜阳。恨正长。泥人诉说,花外沧桑。 注释: 唳:鸟鸣声。 遰(chà):惊飞。 忺(wěi):娇嫩。 枍(zhòu):瘦的枝条。 酬:赏给。 径未荒:小路依然荒凉。 赏析: 此词上片写重游故园,触景生情,感物怀旧。首二句写梦中归来,见月色清冷,霜雪满天,惊醒了作者的愁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词,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情感,然后结合着注解和相关注释内容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蝶恋花”是题目,下片是词人自己写的一首咏物词。“沧江万里渔舟卧”一句,是说词人家乡的沧江水势浩渺无边,而词人的家乡又远离政治中心,因此词人只能像渔父一样,在万里长江上驾船打鱼度日
绛都春·分咏京师词人第宅,得洪稚存卷施行阁 绛都春·分咏京师词人第宅,得洪稚存卷施行阁 仙猿化后。问门柳径菊,巢痕依旧。望雨放歌,看月携尊重搔首。珠三剑七消沈久。但光气、分明牛斗。注经笺史。丛残蠹屑,剩芬存否。 译文: 在京城的词人们家中,我看到了洪稚存的书卷。门前的柳树和菊花,它们的巢痕仍然清晰可见。望着天空中的雨滴,我不禁放声高歌;看着明亮的月亮,我也忍不住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头
【注释】 瑞龙吟:词牌名,又名《水调歌头》、《汉宫春》。双调一百零二字,上下片各十一句、三平韵或四仄韵。 闰枝偕书衡:指作者和友人一起游览崇效寺赏牡丹。 曼仙:即张曼仙;崇效寺:在今陕西长安县西。 清真:即周文质,北宋人,字太朴,号紫阳居士,世称紫阳先生,有集二十卷。 赋七言长句:赋七言诗一首。 谱此阕:谱写这首词。 【译文】 春天已经归去,放眼望去,只有细草和烟雾笼罩着大地。夕阳斜挂在树梢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蝶恋花 2. 忆得那家春色好。门巷都非,枉被桃花笑。夜夜西风吹梦到。银河在岸红墙绕。 3. 敢谓冰霜几见早。何物铜驼,安稳眠芳草。遮莫钟声还警晓。婆娑人树秋俱老。 接下来是译文: 1. 回忆中的那家春天景色真好,但如今门廊巷道都已改变,白白地被那桃红所嘲笑。夜夜都被西风吹得梦回到那里。银河流淌在岸边,红墙环绕。 2. 敢说冰霜已经早早来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