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聘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作者借咏梅、杏花抒发自己的感伤和愁思。“昨夜东风怒不成”一句,以拟人手法写出了东风的狂猛,使人难以抵挡。“晓来犹自扫残英",写天刚破晓,自己还在那里忙着清扫被春风吹落的花瓣,这更反衬出自己的孤独。“半酸梅子连枝重,无力杨花到地轻”,写春天到来的时候,杏花、梅花都开放了,但它们都没有完全盛开,只是有些半熟的样子,而飘落的杨花却像无力一样轻轻飘落到地上,这些景物描写
好事近 其一 我欲御天风,飞上广寒宫阙。 撼动一轮秋桂,照人间愁绝。 归来须著酒消磨,玉面点红缬。 起舞为君狂醉,更何须邀月。 注释: 1. 广寒宫阙:指月亮中的宫殿。 2. 撼动:动摇、震动。 3. 秋桂:秋天的桂花。 4. 玉面:这里指女子的面容,泛指美丽的容颜。 5. 红缬(xié):红色的丝织品,用作衣服的装饰。 6. 起舞为君狂醉:意思是跳舞到极点,以表达对主人的敬爱之情。 7.
【注释】: 盈盈袅袅:形容女子的娇媚。欲问卿卿:想询问你(我)是否还好吗。无奈娇何:怎么忍心这样娇弱可怜。摺摺湘裙薄薄罗:指女子的裙摆像褶皱一样。尊前:指在酒宴中。顾曲:即“顾曲”,原指古代乐官,后泛指擅长音乐的人。花拍促:指音乐节奏急促。压尽时流:压制了当时的潮流和风气。棋里输伊一百筹:指在围棋比赛中被对方赢了一局。 【赏析】: 《减字木兰花·其三》是北宋文学家柳永的作品
诗句释义 1 东篱黄菊:指诗人在东边的篱笆旁种的黄色菊花。东篱,古代常将读书处比作东篱,此处借指文人雅士的居所。黄菊,黄色的菊花,这里特指秋天的花。 2. 细捻香枝人事熟:细细地捻着香气四溢的枝条,感受到岁月流转,人事变迁。捻,用手指或工具摩擦以感知物体的质感或气味(如捻棉花)。香枝,指香气扑鼻的枝条。 3. 少缓芳尊:慢慢放下酒杯,减少饮酒量,可能是为了表示敬意。 4. 且醉侬家曲米春
【注释】 筇枝探得梅开了:用筇枝探得梅花开,暗指作者在途中探得春意。青鞋:古代布鞋。踏:踩踏、践踏。江头:江边。日日作东风:天天吹拂着春风。海棠花:又名“西府海棠”、“殿海棠”,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圆形至长圆形,花单生,粉红色或红黄色,有香气。相次红:逐渐变红。离多良会少:离别的人很多,能相聚的时间很少。此计应须早:这计划应当尽早实行。莫待作行人:不要等到成为远行的人时再后悔。却将愁送春
【注释】 ①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②杨花:柳絮。③索:指柳絮。④人情薄:指人情不似春日温暖。⑤楼阁断霞明:指夕阳西下,云霞映照的楼阁分外明亮美丽。⑥梨花开晚晴:指梨花盛开,天气晴朗。⑦玉虬(qiú):指美玉雕成的虬龙。⑧香散:香气散漫。⑨扶困:指扶持困乏。⑩思归:思念故乡。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菩萨蛮 其三”起韵点出本词主题
【译文】 立春时节的元宵节,人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虽然还没有点灯,但是春天却提前到了。新年里新月刚刚出现,今夜才显得格外圆满。云屏上没有人,只有我一人伤心。好话写在春幡上,让大家都能看到。 【注释】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元夕即元旦后的第一天。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4日或5日。本篇为作者与友人同游时所作
【诗句释义】 夜饮只愁更漏促,留连笑罥蔷薇。 歌声缭绕彻帘帏。坐中清泪落,梁上暗尘飞。 重睹舞腰惊束素,不应更褪罗衣。 别来容易见来稀。次公狂已甚,不醉亦忘归。 【译文】 夜里饮酒只担心更夫的更鼓声催促着,留恋着笑着攀住蔷薇。歌声缭绕着穿过帘帷。座中的人清泪滑落,梁上的影子也飞动起来。 再次看到舞姿美丽的人儿惊讶地系紧了束带,不应该再褪去她的罗衣。 自从别后相见的次数太少,如今难得相见
【注释】 凝云不动。玉海无声千丈冻。:凝云,指雪花飘落。 来倚阑干。襟袖凭虚彻骨寒。:倚在栏杆上。 归心易折。后夜月明应恨别。:归乡的心思容易折断。 罨画图边。着我披蓑上钓舟。:画着罨画屏风的船。 【赏析】 《减字木兰花·雪中怀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雪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上片起句“凝云不动”,以静态描写,渲染出一片静谧的气氛
【解析】 这是一首惜别词。上片写送别时,故人赠与的金钗,在水亭幽处消尽了暑气,下片以“无雨”作结,表明此情不比寻常端午。 【赏析】 这首词为作者送别友人后所作。词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离别后的无限感慨。上片“珍重”,是嘱托、祝愿;“相许”,是承诺、期望之意,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下片首句写“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金钗即金钗头,这里指女子头上所戴的饰物;金钗在文字间消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