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注释】 重重春梦如烟雾。试凭马、驮将去。百折千回原熟路。元都官,刘郎几度。疑被桃花误。 世人看取刘郎暮。刘郎唤醒世人悟。翠袖翩翩当羯鼓。花枝映水,垂杨满渚。画舫西湖住。 【赏析】 《青玉案·有感》为宋代辛弃疾词作,此词上阕写词人游杭州西湖之胜景,抒发了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下阕以“刘郎”自比,表现了词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同时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的政治主张。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九日:即重阳节。 寒烟、衰柳:指深秋的景色。 衡皋(héng gāo):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西。 登高处:指重阳登高之乐。 东篱:菊花篱,借指菊酒。 黄花:指菊花。 茱萸(zhū yú):一种植物,古人认为佩带可以避邪。 潇潇:雨声。 【赏析】 此词写于重阳节。首句写景:“寒烟衰柳西陵路。”是说秋天到了,一片萧瑟的景色。“寒烟”点出天气寒冷,而“衰柳”则写出时令已到晚秋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因用宫调而得名。又名“碧玉词”“春碧”“双叶燕”“画眉花”。“青玉案”三字在宋时已用作词牌名,但并非所有词人都使用这个题目。此词的标题是据其内容而拟的,因为词中多次出现“青玉案”,所以以“青玉案”作为题名。次:跟随。贺方回(贺铸):宋代词人。字方回。卫州(治今河南汲县)人,世称贺方回。善词赋,尤工小令。有《东山寓声乐府》《碧山乐》等集。 流莺恰恰声盈路
【注】《青玉案·重阳》是北宋词人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登高所见之秋景,下片忆东篱赏菊情景。全词意境开阔,风格豪放,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土色彩。 帝城九日晴偏好,叹秋水、芦花老。送目登楼云浩渺。疏林烟霭(nǎi),夕阳宫阙(quē),数点苍山小。经年车马东华道。节序匆匆、寒霜早。(注释:京城的九月份天气晴朗,让人感到格外喜欢,感叹秋天的水波、芦花已经衰老。放眼望去
《青玉案 · 重阳》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重阳佳节的游赏,下片则写对秋日景物的感受。全词以“落花飞絮”起兴,用拟人手法描绘了秋光中的庭院景色,表现了作者在重阳佳节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译文: 落花、飞絮、游丝缠绕在院中,如同一个少女正在荡秋千。蝴蝶和蜻蜓的翅膀颤动着,它们寻找花香沾湿了花瓣,将花朵缀成一片。不要让那些忧愁的人看见。 绿烟像织成网一样,在银塘慢悠悠地飘动
《青玉案·和方回韵》是宋代辛弃疾的词作。此篇为和韵作品,上阕写与友人离别后的相思之情;下阕写别后对燕台故人的怀念和思念之苦。 垂杨绿遍来时路(垂柳绿得到处都是)——描写了杨柳的颜色和生长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更几日、雕鞍去(过了几天,你又要骑马离开我了)——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强调了时间流逝的感觉和离别的悲伤。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部分:“花前举乐何须忌,薄晓曈曈初丽。” - 关键词: "花前举乐","薄晓曈曈" - 解释: 描述了在花开之时,人们在花园中欣赏音乐的场景。"薄晓"指的是早晨的阳光温和而明亮。 第二部分:“启户逢君娇不语。” - 关键词: "启户","娇不语" - 解释: 描述了一个清晨,当门户被轻轻推开时,发现一位美丽的女子正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说话,可能是羞涩或是其他原因
雁字,即鸿雁南飞。 数行:几行字。 界破青天色:打破了青色的天空。界,界限;破,打破。 似一幅荆关笔:像用荆关画笔所描绘的一幅画。荆关,指荆浩、关仝二人的画法,他们以雄浑简括为特点。 枫叶芦花秋瑟瑟:秋天的枫叶和芦花摇曳飘动,发出萧瑟的声音。瑟瑟(sè),形容风声。 问君何事:问你有什么心事? 书空难尽:写在纸上也难以表达。 影落潇湘碧:雁影落在潇水和湘水的碧波之中。潇湘,指湘江
【译文】 窗前梧桐树绿影相映,怎奈秋风不停留。怕听蟋蟀在秋夜鸣叫。独自倚靠栏杆,数着那粉白的梧桐。只觉芳时误人。 寒塘边影子黯淡飞鸿过,还记得当初送别春天的小路。一刹那又到了深秋凄凉的季节。白云黄叶翠帘朱户都是牵愁处。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 疏窗:稀疏的窗户。 梧桐树:落叶乔木,叶子大,花淡紫色。 西风住:风停。 蛩(qióng):秋虫。 花栏:花木环绕的小院。 粉须闲数
《青玉案·题采芝徐女史山水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做,此词以淡雅的笔法描写了一幅江南水乡风景的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生绡半幅笼轻雾。爱点笔、秋光暮。如此秋光清且楚。淡烟微雨,白萍红蓼,认取江南路。 1. 生绡半幅笼轻雾。 - 解释:画面上,薄如蝉翼的生绡纸覆盖着一层轻薄的雾气。 - 关键词:生绡(一种丝绸) - 轻雾 - 笼 - 赏析:这里的生绡描绘出的画面给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