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空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至道之宗,备在尔躬。" 注释:至高无上的道的精髓,都掌握在你自己身上。 2. "求之则远,守之不通。" 注释:追求它你会越追越远,固守它你会感到闭塞不通。 3. "不求不守,奇哉灵叟。" 注释:既不追求也不固守,真是个奇妙的灵性之人。 4. "极离极微,应心应手。" 注释:超越了极点,接近到了极致,能够随心所欲地应对一切。 5. "触目晴岚,到处成庵。"
【注释】 顿庵:即指寺庙。龙女献珠成佛:传说龙王的女儿,因父母被杀害,遂将一颗明珠献给佛祖,以赎父母的罪过,后来成佛。善财:梵语的音译,是佛教经典中的一种故事,善财是波斯国的太子名。弹指入门:佛家称一弹手指为一刹那的时间(一念),弹指入门表示进入佛门。若到顿庵门下:如果到了寺院,就请你进到寺院的门下。 【赏析】 这首诗是劝人皈依佛门的。 诗的开头两句,写佛寺庄严,僧尼肃穆。首句“龙女献珠成佛”
送街坊(注释):诗人送别朋友时作此诗。 道在未能速说,钵空且要人持。(注释:道,指佛法之道;未,表示尚未;钵,是和尚行脚用的钵盂。) 蓦地街头筑著,方知此老慈悲。(注释:筑著,即驻足。) 赏析:全诗表达了作者在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和感悟。首句表达了对佛法大道的理解和领悟。第二句则通过描写自己行脚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僧人行走江湖、教化众生的敬意。最后一句则抒发了自己在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和感慨
注释:在千万条道路上寻找,如同在无底的盂中取水。这虽然不是特别符合风规(指规矩、法度),但也是瞿昙目录中的内容。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寻人情景的小诗。诗人在千差万别的道路中寻找一个人,结果却像在无底的盂中取水一样一无所获。然而,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以瞿昙目录来安慰自己,表示即使不符合一般规范,也还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感慨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注释】黑月:指月亮在黑夜中不发光。须:要。得:得到。 【赏析】这首诗的大意是,当月亮没有光亮的时候,行人就会疑惑是不是有什么事发生了。但是只要找到了灯火,就会发现原来到处都亮堂堂的。这是一首写夜晚行路的诗歌,诗人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夜晚行路的情况。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诗句注释】 秀峰三圣堂:在江西上饶铅山县,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别墅。 符侍者:指白居易自己。 节制火箸香匙:用火箸(即火筷子)和香匙调节火焰的大小,使灯笼的烛光明亮如柱,以显示其威仪。 圣僧:指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中的“香山”。 颈上下来:指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中的“香”。 天台山中入去:指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中的“山”。 通玄:指佛教禅宗。 忽雨忽晴忽雾: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东庵泉铭 修竹盈门,寒泉迸石。此老何为,居之终日。泉知说法,竹亦能禅。洞山五位,临济三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禅宗寺院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其中“修竹盈门”指的是庭院里满是修长的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寒泉迸石”则形容泉水清冽、清澈见底。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追求禅宗生活的理念与情感。 【译文】 竹林茂密地覆盖着门户,冷清的泉水从石头中涌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再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本诗的译文是:过去有人住在庵里修行,水在庵中流淌,菜叶漂浮在水面上。有见识的人不认可这种修行方式,更不用说在纸上写字了。 “昔人住庵”,交代了背景。庵,即僧院或道观。“水流菜叶”一句,描绘出了一幅清幽宁静的景象
注释: 缩脚水上:缩脚,比喻缩脚而走,水中行舟。水上:泛指水边或水面。 掉臂空中:掉臂,意为摇动手臂。在空中,指在天空中。 此个老人:这老人。 特地与伊注破:特意,表示故意或特意地、特别地。与伊,他或她。注破,打破,这里指的是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老人在水上行走的画面。诗中的“缩脚水上横行”形象地描绘了老人在水上行走的方式,仿佛在水中划船一样
人人尽有光明,只恐点时不到。 注释:每个人都拥有内心的光明,担心在需要的时候无法照亮黑暗。 试携投子油瓶,一一与伊按过。 注释:“试着”是尝试的意思,"投子"是一种佛教用具,“油瓶”指的是灯油瓶。这里用油瓶来比喻人内心光明的重要性。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性光明的追求。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光明,但往往在关键时刻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显现出来。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