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委迤吴山云,演漾洞庭水。 - 委迤:形容曲折连绵的样子。 - 吴山云:指吴地的山间云雾。 - 演漾:水面波动荡漾。 - 洞庭水:洞庭湖的水,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 第二句:青枫既愁人,白蘋亦靡靡。 - 青枫:青色的枫树,常绿乔木。 - 愁人:让人感到忧愁。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浮在水面上。 - 靡靡:柔软、柔美的样子。 第三句:送君出京国,孤舟眇江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 东风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使得梅花与柳树都盛开了,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大地。 中和纪月令,方与天地长。 中和节标志着一年的开始,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 享受快乐并不是我的初衷,但这个时节的美丽景色确实让人赞叹不已。 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
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诗一章章十六句 芳岁肇佳节,物华当仲春。 乾坤既昭泰,烟景含氤氲。 德浅荷玄贶,乐成思治人。 前庭列钟鼓,广殿延群臣。 八卦随舞意,五音转曲新。 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熏。 式宴礼所重,浃欢情必均。 同和谅在兹,万国希可亲。 注释: 1. 芳岁:美好的时光。肇:开始。佳节:美好的节日。 2. 物华:万物的美好景象。当:正值。仲春:农历二月,春季中期。 3. 乾坤:天地。昭泰
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 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 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 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 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 岁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 惭非熏风唱,曷用慰吾人。 【注释】 - 韶年:美好年华 - 启仲序:开启美好的春天 - 初吉:初春之日 - 肇兹:开始于此,指开始举行此节 - 中和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 - 式庆:庆祝 - 欢酣:高兴得畅饮 - 生德
【解析】 此为《全唐诗》中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的王绩。这首诗是写九日重阳节的。 首联“爽气肃时令,早衣闻朔鸿”,诗人以爽朗之气迎接肃杀之秋,早起穿起薄衣,远望北飞的大雁,这是对秋天景色的描写。 颔联“重阳有佳节,具物欣年丰”,诗人在赞美重阳节的美好风光的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丰收的喜悦心情。 颈联“皎洁暮潭色,芬敷新菊丛”,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晚霞图:天高气爽,夕阳如血,潭水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译文: 早春的衣物对着庭院里的火炬,亲自化为诚心诚意。 这时国家大事都处理完了,正好和这个佳节在一起。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 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注释: 1. 重阳日: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2. 赐宴:皇帝赐食或设宴。 3. 曲江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宴会的场景。 译文: 九月十八日赏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 雨过天晴霜气肃,天空晴朗云彩明。 繁林已经飘落叶,寒菊仍然展荣盛。 美好此秋节令时,更延追赏情深意。 池塘台榭列广宴,丝竹传新声乐起。 至乐非外奖,浃欢同内诚。 庶敦朝野意,永使风化清。 注释: - 雨霁霜气肃(雨过天晴,霜气肃杀):雨水过后的天气晴好,气温下降,霜气开始出现。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徐州张建封的深深怀念和祝福。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 牧守寄所重:指地方长官(牧守)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和重视 - 才贤生为时:人才杰出的地方官员应运而生 - 宣风自淮甸:指地方上传播良好的风气 - 授钺膺藩维:接受军权,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 -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进入朝廷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 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的《观军仗回》。 译文: 新年的朝会结束后观看军队的仪仗返回军营。 新年伊始,皇帝巡视百官,群臣齐聚于朝廷。 端坐于龙椅上,对群臣行揖礼,皇上回辇检阅军队的贞烈。 彩仗在华丽的殿宇中驻留,皇帝退朝后回到自己的营地。 左右分列,转战旗,旌旗翻飞如风云。 士兵们依次通过复道,面容庄重映照着层层城墙。 勇士们展示他们的技能,使军队显得英勇无畏。 令肃无喧嚣声,秩序井然。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和节的庆祝之情,以及他希望与群臣共度佳节的愿望。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析诗句,并给出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 - “至化”意指最高的教化,“恒在宥”表示这种教化永远存在于宽恕之中。 - “保和兹息人”意为保持和平的状态,使人们能够安心生活。 2. 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