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注释】 ①负:背倚。阡,田间小路,也泛指田间。②新塍:田埂。③弥弥:形容庄稼茂密的样子。④湿虹卷残雨:水气蒸腾如彩虹,又卷着残雨,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⑤蓑笠:是雨具,用以防雨。⑥清渚:清澈的水流中的沙洲。⑦折芦:折断芦花。行且吹:边走边吹奏。⑧两两:成对。⑨前村:前面的村庄。⑩“日色”三句:太阳时隐时现,在云霞中闪烁;彩虹时而出现,时而又消失。⑪“蓑笠”二句:雨后,雨具蓑衣
【解析】 “萱节图”为题咏,“有草目以萱”是起兴,点出诗中萱草的意象。接着写萱草在孤岑上挺拔生长,表现了它的坚韧不屈。“皎皎岁寒节”承上启下,点明季节。“风霜讵能侵”是全诗的关键句,用典,意谓:风霜严寒又怎能侵害它。“北堂宁以清”承接前文,进一步说明萱草之坚贞。“耿耿怀素心”是总结,表明作者对萱草的景仰之情。“一朝结芳实”,承上启下,表明萱草终将开花结果,与上文中的“结芳实”形成呼应
译文: 我在故园中感到厌倦,没有从事农耕的技艺,在溪边我暂且躲避喧嚣。 因为我被尘世的风尘所困,反而让我怀念起那山野的田园生活。 我的小径日渐闭合,秋天里桂树的叶子正茂盛。 斜阳透过书幌,鸟鸣声从前轩窥探。 谷口已荒芜,北山更显幽深。 华丽的服饰不足以羁绊我,我心怀明主之恩。 注释: 问故园:询问故乡。 倦游无素业:厌倦了游历,没有固定的职业。 因兹役风尘:因为这尘世的纷扰。 转复思丘樊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春,从长安返回江中旧隐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张伯雅的思念之情。 怀朱数畴 怀念着过去与张伯雅一起游历的日子。 吾兄东南秀,矫矫青云姿。 我的兄长,才华出众,如同东南方的云霞。 弱龄弄芳翰,玄文吐奇思。 年少时期,我挥动笔杆,写下了精彩的文章。 一经夏侯学,廿年董生帷。 我学习过夏侯湛和董仲舒的学问,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 雅志古人会,独行俗士疑。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佳人爱南麓,卜筑拟东山。 - 注释:佳人对南方的山麓感到喜爱,打算在东边的地方建房定居。 - 译文:美丽的女子钟情于南方的山麓,计划在那里建造家园,想象中的居所就在东边。 - 地胜非因选,岩幽自可攀。 - 注释:这个地方虽然并不出名,但自然条件优越,可以自己攀登。 - 译文:即使不是被挑选出来的好地方,大自然的美景足以让人自行探索。 - 海成人耳抱,石缀雪肤斑。 -
【诗句】 东城十二楼,迢迢青云端。 盈盈谁家子,灼灼桃李颜。 朱唇扬妙曲,宝瑟流哀弹。 三叹有馀音,一顾倾城观。 信美匪吾思,秦声故所欢。 寸心常不隔,所恨旷周旋。 愿言保菅蒯,令德良独难。 【译文】 在京城的东城,有座高耸的十二层高楼,它仿佛直插云端。 那是谁家的女儿,长得如此美丽如桃花和李花般灿烂。 她拥有美丽的嘴唇,能唱出动听的曲子,她的琴声也像宝瑟一样美妙。 她轻轻一唱,就有余音绕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昔闻陆大夫,声誉倾西都”,这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陆机这个人很有名气。陆机(261~303),字士龙,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赋以华丽的辞藻、典重的语言和富于音乐性而著称。《晋书》称他“善为《文赋》”。陆机的文章,在魏晋之际,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后人把他的文章与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燕歌行》合称为“三曹”,并称赞为“文章冠代”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馆陶主人翁: - 注释:馆陶,一个地名,此处可能指代诗人或历史人物。 - 译文:在馆陶(今属河北),有一位主人翁。 2. 洛阳卖珠子: - 注释:洛阳,古都名,这里比喻为繁华之地或重要位置。 - 译文:在洛阳(即古代的首都)出售珠宝(比喻声名)。 3. 散金买声名: - 注释:散金,用金钱换取声望或地位。 - 译文:不惜花费金钱来获得名声。 4. 宠爱倾戚里: -
解析与翻译 第1首: 诗句:肃肃整晨驾。 译文:清晨,我整装启程。 关键词:肃肃、晨驾 - 形容早起出发的样子。 第2首: 诗句:行行出秦中。 译文:缓缓行进,穿越秦地。 关键词:行行、秦中 - 形容行走在秦国的土地上。 第3首: 诗句:百里日复舍。 译文:经过百里路,每天只歇一次。 关键词:百里 - 描述路途遥远。 第4首: 诗句:暮天多寒风。 译文:傍晚时分,天冷风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表达了对益州(今四川成都)上人房舍的赞赏之情。 诗句释义: 1. 流览及兹辰,盘纡陟崇巘。 - “流览”表示游览。 - “兹辰”指的是这个美好的时刻。 - “盘纡”形容山路弯曲曲折,行走艰难。 - “陟崇巘”指攀登高峰,形容山势高耸入云。 2. 冥色下岩扉,鸟啼前林晚。 - “冥色”指天色昏暗。 - “岩扉”即山岩上的门。 - “鸟啼”指鸟儿的叫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