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览及兹辰,盘纡陟崇巘。
冥色下岩扉,鸟啼前林晚。
凉风起松杪,溪云自舒卷。
幽期一以惬,相对各忘返。
倚石听樵语,持经共僧饭。
试问山中人,何如逢惠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表达了对益州(今四川成都)上人房舍的赞赏之情。
诗句释义:
- 流览及兹辰,盘纡陟崇巘。
- “流览”表示游览。
- “兹辰”指的是这个美好的时刻。
- “盘纡”形容山路弯曲曲折,行走艰难。
- “陟崇巘”指攀登高峰,形容山势高耸入云。
- 冥色下岩扉,鸟啼前林晚。
- “冥色”指天色昏暗。
- “岩扉”即山岩上的门。
- “鸟啼”指鸟儿的叫声。
- “前林”指的是前面树林。
- 凉风起松杪,溪云自舒卷。
- 在凉爽的风中,松梢摇曳。
- “溪云”指小溪边的云彩。
- “自舒卷”形容云朵随风飘荡,自由自在。
- 幽期一以惬,相对各忘返。
- “幽期”意为深长的约会。
- “一以惬”表示一切都令人满意。
- “相对”指互相对视,没有言语。
- “各忘返”意味着大家忘却了返回的想法。
- 倚石听樵语,持经共僧饭。
- “倚石”指靠在岩石上。
- “听樵语”是指聆听砍柴人的谈话。
- “持经”指拿着佛经。
- “共僧饭”指和僧人一起吃饭。
- 试问山中人,何如逢惠远。
- “试问”表示试探性地询问。
- “山中人”指居住在山上的人。
- “何如”表示如何比较。
- “逢惠远”指遇见著名的僧人惠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对益州上人房舍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的景色描写和人物活动也展示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