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岁慕探历,浪迹游江湘。
朝溯洞庭波,夜发汉水阳。
汉水日东逝,鸿雁多南翔。
感此惜馀景,驾言返故乡。
徙倚桂枝晚,夷犹春草芳。
开林发幽峭,陟巘披遐荒。
寒芜被广隰,阳葩耀崇冈。
市隐岂云易,岩栖聊徜徉。
赤松与王乔,末路期相将。
诗句注释与译文
- 蚤岁慕探历: 早年时期向往探索历险。
- 蚤 (zǎo):早,古代用词。
- 历(lì):历险,即旅行冒险。
- 浪迹游江湘: 漫游在长江和湘江之间。
- 江湘:指长江和湘江,是中国南方的两条主要河流。
- 朝溯洞庭波: 早晨逆流而上,经过洞庭湖。
- 溯(sù): 逆流而上。
- 洞庭: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湖南省北部。
- 夜发汉水阳: 夜晚启程,沿汉水向南行进。
- 发:出发。
- 汉水:长江最大的支流之一,流经湖北等地。
- 汉水日东逝: 太阳从东方升起,而汉水向东流去。
- 逝(shì):流逝。
- 鸿雁多南翔: 大雁常常飞向南方。
- 鸿雁:候鸟,常迁徙。
- 感此惜馀景: 感慨这种美好的景色即将结束。
- 感此:因眼前的美景而感怀。
- 馀景:余辉,即夕阳。
- 驾言返故乡: 于是驾车回乡,回到自己的故乡。
- 驾言(jià yán):表示要返回或回家。
- 徙倚桂枝晚: 徘徊不前,欣赏傍晚时分的桂枝。
- 徙倚(cù yǐ):徘徊不定,比喻犹豫不决。
- 桂枝:这里指的是桂枝树,常用来象征美好时光。
- 夷犹春草芳: 犹豫春天的花草还很美丽。
- 夷犹(yí yóu):徘徊、犹豫。
- 开林发幽峭: 走出树林,发现幽深峭拔之处。
- 开林:走出树林。
- 幽峭(yōu qiào):幽深陡峭。
- 陟巘(zhì yǎn):登山,登上山。
- 陟巘披遐荒: 继续攀登,穿越荒凉之地。
- 陟巘(zhì yǎn):登山。
- 披:穿越。
- 遐荒:遥远荒废的地方,形容荒凉之地。
- 寒芜被广隰(xí): 寒冷的野草丛生,覆盖着广袤的土地。
- 寒芜:寒冷的野草。
- 被(bèi):覆盖。
- 广隰(xí):广阔的低地,指草地。
- 阳葩耀崇冈: 阳光照耀着高高的山岗。
- 阳葩(yáng pá):阳光下盛开的花朵,也用来代指阳光。
- 耀(yào):照耀。
- 市隐岂云易: 市场上隐居的生活并不那么容易实现。
- 市隐:在市场上隐居,即在市集中过隐居生活。
- 岂(qǐ):难道。
- 岩栖聊徜徉: 在岩石上栖息,悠闲地徘徊。
- 岩栖(yán qī):住在岩石上的隐居生活。
- 聊(liáo):暂且,偶尔。
- 赤松与王乔: 以赤松子和王乔为比喻,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赤松子(chì sōng zi):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传说他居住在昆仑山上。
- 王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也被称为王子乔。
- 末路期相将: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希望与朋友相聚。
- 末路:生命的终点。
- 期:期望,希望。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首句”蚤岁慕探历”表明了诗人早年的志向和追求,第二句”浪迹游江湘”则描绘了诗人游历长江和湘江的景象。第三至第六句通过对洞庭湖和汉水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第七句到第十句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旅途中美景结束的感叹。第十一至第十四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发现的幽静之美。第十五句提出了市场生活不易的问题,第十六句描述了岩石上的隐居生活并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最后两句通过赤松子和王乔两个神话人物,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及对生命终结时能与亲友相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