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芳
【注释】 纪行:古代诗歌体裁之一,即记述旅途中所见所闻之事。此诗为作者在出京远游时所作。 驱车指京邑:驱车前往京城。 严冬北风急:寒冬时节,北风凛冽。 辞亲何草草:匆匆地告别亲人。 寸心乱如棘:心中焦虑不安,如同荆棘丛生。 晨起践霜露,日暮不遑食:早晨起床踩着露水,晚上回家连饭也来不及吃。 出门即他乡,道路安可极:一出门就到了异乡,怎么能走到尽头呢? 遥望还山云,抚剑长太息:远远地望着归家的云雾
【诗句释义】 钤冈:即钤山,在今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名胜古迹很多,风景优美。 西行多名山:西行,指从西面走。名山,指的是著名的山。形容山的多。 遥遥望钤麓:遥遥,远而望之,看不见近的样子。铃,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也泛指铜器或金属器物。麓,指山脚、山坡。铃山的山脚,远远望去。 夕霁净岚霏,千家烟树绿:傍晚天刚放晴,天空中的云雾消散了,露出了蔚蓝的天空。远处,千家万户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绿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 1. 蒙山 - 注释:蒙山,即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中国的五岳之一。 - 译文:诗中提到的“蒙山”指的是泰山。 2. 晴岚摇旦景,白云倏掩护 - 注释:晴岚,是指晴朗天气中形成的云雾;旦景,指早晨的景象;倏,意为突然,迅速。 - 译文:在清晨的阳光下,泰山被云雾缭绕,显得朦胧而神秘。 3. 道逢山下人,借问山中路 - 注释:道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核内容比较简单,注意根据标题和注解判断诗句,注意分析关键词语,概括诗句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平声韵。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青楼临大道,初日正杲杲。 注释:青楼,指古代妓院,这里指女子居住的地方。大道,指宽阔的道路。杲杲,形容日出时的太阳明亮耀眼。 赏析:这句诗以青楼女子的视角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青楼位于大道旁,初升的太阳洒下明亮的阳光。 2. 感君桃李年,使我怀春早。 注释:桃李,比喻年轻貌美的女子
【注释】 1. 郊送:在郊外为别人送行。 2. 韶马:即“韶马”,指骏马,喻贤才。 3. 端居:安居在家。 4. 悰:欢乐。 5.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6. 长安道:长安城内的道路。 7. 垂杨:柳树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8. 杲杲:明亮的样子。 9. 间关:象声词,形容鸟鸣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诗人久居乡里,没有欢乐,而一出门就看到春草萋萋,自然觉得心情畅快
对月 碧天如洗月皎皎,九陌行人迹如扫。 游子天涯正寂寥,阶下草虫啼不了。 凉风吹月夜将阑,年年相见在长安。 笛中欲和关山曲,却恐他乡白雪寒。 译文: 碧空如洗,皓月当空,洒下清辉。九陌之上,行人稀少,仿佛被月光清扫一般。游子漂泊他乡,倍感孤独,只能听见阶下蟋蟀的鸣叫声。夜晚渐深,凉风袭来,不禁让人感叹岁月流转,长安的相见已成往事。心中想要吹奏一曲《关山》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今岁梅花太晚,开时携酒登楼。 莫怪三春过半,且攀一醉销愁。 弦上空传白雪,梦中如见罗浮。 归兴浓于诗兴,宣州疑是扬州。 接下来为您详细解读这首《正心楼赏梅》古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与翻译: - 今岁梅花太晚,开时携酒登楼。 今年梅花来得较晚,开时我带着酒登上高阁欣赏。 - 莫怪三春过半,且攀一醉销愁。 不要抱怨春天已过半,姑且借酒消愁。 - 弦上空传白雪
竹枝词 栀子花心一点黄,江头日日抱清香。 郎心不解花心苦,露叶含啼枉断肠。 --- 注释: - 栀子花:一种植物,其花有黄色的心形,香气浓郁。 - 一点黄:形容栀子花心部的颜色是黄色,这里用“一点”来强调其颜色的鲜明和独特。 - 江头:此处指江边,可能是诗人所在之地。 - 抱清香:形容栀子花散发出的香味浓郁而持久。 - 郎心:这里的“郎”指的是恋人或爱人,“心”则暗指心。 - 不解
泗溪风雨 扁舟东下泗溪水,细雨鸣舷风浪起。 沙际停桡夜寂寥,孤烛亭亭照行李。 平明舍舟陟崇冈,滩头水涨川无梁。 一林枫树啼秋叶,两岸蒹葭拂晓霜。 译文: 乘着小船向东流去泗溪的水,细雨中船帆响起了波浪。 船在沙滩上停下,夜晚显得更加寂静,只有一盏孤灯照亮行李。 清晨收拾船只登上高山,河滩上的水位已经上涨,河水无法通行。 树林里传来一阵阵秋天的树叶声和风吹过的声音。 两岸的芦苇在早晨的寒霜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