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祥
注释: 1. 长忆春江雨后的山景,看那云彩好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2. 是谁愿意袖起渔竿,悠闲地划着扁舟在水湾游玩呢? 赏析: 首句“长忆春江雨后的山”,描绘了一幅春天细雨过后,江边山峦的美景。这里的“春江”指的是春季的江河,而“雨后”则表示雨水刚刚停歇。山峦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秀美,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里的“长忆”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深切怀念和美好回忆。 次句“看云如入画图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注释,对全诗的内容进行概括分析。答题时先解释诗句的含义,然后结合内容进行分析。本诗的译文:思念寻觅海底的人,为乞求珊瑚树。将它栽植在庭中,安慰那些岁暮年衰的人。上边栖息孤独的金鸡,下端栖息着玉兔。四季相映成辉,色彩永远不凋落。 【答案】 译文:思寻海底人
短篱依旧逐春开,小竹从新绕塔栽。 燕子归时春已去,藤花落尽水萦回。 注释: 短篱:矮小的围墙或篱笆。 依旧:仍然。 逐:追随。 小竹:指竹林。 绕塔栽:围绕塔栽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短篱依旧逐春开”,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矮小的围墙或篱笆依然追随春天的脚步而开放。次句“小竹从新绕塔栽”,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注释: 溪头:指溪边,溪边的水边。三月雨昏昏:三月春雨连绵不断,雨水蒙蒙细密。落尽:全部落完。桃花:指桃花潭的水,因为桃花潭有桃花,所以叫桃花潭。浑:浑然一体,融为一体的样子。网得鱼多:捕鱼的数量很多。满家喜:全家人都高兴。卖时应不到城门:卖鱼时不会经过城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描写自己捕鱼的诗作。首句写诗人在三月的春雨中捕鱼,溪边雨雾迷蒙,溪水浑黄,一片朦胧的景象。第二句写捕鱼的情况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首先理解全诗意思,然后逐句翻译诗句,最后赏析诗句。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以及重要意象的含义。 “空江秋雨又秋风,疑杀前山路不通”,意思是:空江秋雨又秋风,疑杀前山路不通
题水墨云山雨意画 注释: - 云压树头兼雨气,水流溪口夹秋声。 - 就岩著个茅亭子,不必青山定有名。 释义: - 天空中的云彩压低到了树木的顶端,同时伴随着雨水的气息;山涧的水流从溪流中流出,仿佛被秋天的声音所夹持。 - 在岩石上建造一个茅草亭子,不必一定要有青山作背景才能出名。 译文: - 天空中,云朵覆盖了树梢,仿佛连带着雨的气息,溪流的水流从山涧中流淌出来,仿佛被秋天的声音所包围。 -
注释:姑苏城下,是当年吴王阖闾所建,故址在今苏州市。“别兵前”即指与敌人兵戎相见,为国效力。“水北”指长江以北。“云南事”,指战事。“可怜”是可叹之意。“一纸书来开不得”,指收到天平圭禅师的书信,无法打开。“伤心犹恐说当年”,意谓担心说出当年的往事会伤心难过。 赏析:这是一首酬赠之作。姑苏是诗人的家乡,吴王阖闾在此建立都城,所以诗人称它为“姑苏城”。诗中的“别兵前”,是指诗人与敌兵交锋。当时
【解析】 本诗的翻译:山间小屋,青藤缠绕的墙壁下有一个僧房,僧人终日烧香一炷。风吹竹栏,僧人入定,鸟儿衔着红柿子落于柴床。 【答案】 译文见注释。赏析见注释
别离依旧柳重新。 译文:虽然我们即将分别,但杨柳依然生长得如此生机勃勃。 扬子江头白发人。 译文:站在扬子江边,望着远方的您,我不禁感叹自己的苍老。 一月路程千里梦,客中消却几分春。 译文:离别后的一个月里,我们共同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旅程,虽然辛苦,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在这旅途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虽然短暂,但却让人难以忘怀。 注释: 1. 元末明初诗人德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题画梅月 疏花纤月斗清寒,曾向西湖雪后看。 零落断香三十载,几家风笛倚阑干。 注释译文赏析: 题画梅月 疏花纤月斗清寒,曾向西湖雪后看。 零落断香三十载,几家风笛倚阑干。 【注释】 疏花纤月斗清寒:疏花,疏落的花瓣;纤月,纤弱的月亮;斗,相互较量;清寒,冷清凄寒。 曾向西湖雪后看:曾,曾经;向,朝着、向着;西湖,杭州著名的风景胜地;雪后,下过雪之后;看,观赏。 零落断香三十载:零落,凋谢;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