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第
这首诗主要讨论了读书、作史和文采的重要性。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首 - 诗句: 无财有至乐,岂不在读书。 - 注释: 没有财富却能体会到快乐,难道不是因为读书吗? - 赏析: 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读书带来的乐趣和价值,即使没有物质财富,书籍也能提供精神上的满足。 第二首 - 诗句: 朝夕坐展卷,何必论三余。 - 注释: 早晚坐在书桌前阅读书籍,为什么要讨论“冬学”或“夜学”的时间呢?
岁暮客居呈弱侯三篇 玄枵日雨雪,羲驭如潜匿。 羲驭:星名,即心宿。 弱侯:《汉书·律历志》载:“黄帝命大桡作甲子六十甲子表,以记时事,谓之《太初历》。至元封七年(公元前107年),汉武帝改用夏正,置闰余,以定四时之节。”这里借指弱侯,即弱水河,也指汉文帝。 庭树凄以摧,朔风吹不息。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蓬径:荒凉的小路,蓬草长满小径。 “咏歌”三句意:我思念着远去的丈人徒,辛勤劳作,自食其力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驿舁夫 - 翻译: 驿车夫人 - 注释: "舁"在古代指抬、扛或推车,这里指驿车夫。 冲驿有舁夫 - 翻译: 驿站中有很多搬运夫。 - 注释: "冲驿"指的是驿站,"有舁夫"说明有很多搬运工人。 仰天长叹息 - 翻译: 我仰头深深地叹息。 - 注释: "仰天"表示抬头看向天空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清漳:指战国时赵国的清漳河。帐下:指赵括,赵王任命他做大将。童冠:指年轻的读书人。切磨:指讨论研究。至德:最高的道德标准。余义:指其它的意义。篇翰(huàn):指文章。别来四十年:从我离开家乡到现在已过了四十年。凋谢:衰老,衰败。登高望海:登上高处远望大海。惆怅:失意、不如意的意思。 【译文】 想起以前在清漳的时候,帐下的许多都是年轻的读书人,我们经常一起讨论问题
【译文】 仲尼周游列国,突然感叹归乡。意在就《六经》,不是为了思乡。老而无闻,寄托兴游汗漫。遥想古通人,常常宵半反侧。秣陵一君子,少小登道岸。嗜学自性成,羲易旦夕玩。近得从之谈,恍上中天观。诗书数千载,立语穷真赝。欣然遂忘家,何知有岁晏! 【注释】 岁暮客居呈弱侯:年尾客居时向好友陈述自己的处境。弱侯:谦称自己的朋友。 周流:周游。 忽发:忽然发出感慨之意。 就:接近、靠近。 匪:通“非”。
注释: 1 忆昔在蓟门:回想过去(回忆)在蓟门这个地方(古地名,今北京附近)。 2. 坐中多剑客:座中有许多武士(剑客),形容气氛紧张严肃。 3. 萧萧边马鸣:远处的边疆战马发出凄凉的声音(萧萧,风声;边马,边疆的马匹)。 4. 风高秋草白:秋风劲吹,秋草变白(风高,风吹得很大;秋草,指秋天长满草的地面)。 5. 别来三十年:离别已过去三十年(别来,分别以来;三十年,三十年前)。 6.
这首诗是诗人在武当山的忆念之作,表达了他对过去在武当山的生活的怀念之情。 四忆诗四首 忆昔在武当,山中多道侣。 冒雪陟危峰,携筇凌险阻。 别来已五年,飘飘一羁旅。 登高望汉水,潇湘迷楚墅。 欲赠以金丹,叹息独延伫。 译文: 我还记得过去我在武当山,那里有很多道士朋友。 冒着大雪攀登危险的山峰,手持拐杖越过险阻的道路。 自从分别已经五年了,我像一只飘荡的孤鸟一样独自漂泊。 当我登上高处时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清宁育万品,种种成形色。桃李本繁华,松柏挺孤直。" - 解释: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万物得以孕育成长,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和色彩。桃花、李花等植物繁花似锦,而松树和柏树则显得高洁挺拔。 - 译文: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万物得以孕育成长,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和色彩。桃花、李花等植物繁花似锦,而松树和柏树则显得高洁挺拔。 - 赏析:这句描绘了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不同形态与色彩
四忆诗四首 忆昔在粤东,樽前多渔父。 泛海寻仙山,蓬莱若可睹。 别来已十年,伊人且尘土。 登高望岭表,浮岚带阴雨。 欲赠以明珠,惆怅肝肠腐。 注释: 1. 忆昔在粤东:回忆起过去在广东东部的时候。 2. 樽前多渔父:酒席上多了许多钓鱼的人。 3. 泛海寻仙山:泛船出海去寻找神仙居住的仙山。 4. 蓬莱若可睹:蓬莱山如果能被见到的话就好了。蓬莱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境。 5. 别来已十年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此诗以“咏怀”为题,借嵇叔夜、阮嗣宗、山巨源等典故,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和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表现了作者对正直之士的同情和赞美。 (1) 火用在得薪,才用在识真。 译文:火的作用在于得到燃料才能燃烧,人的作用在于认识真理才能成事。 注释:①火:喻指人才或贤能之人。②得薪:喻意得到任用。③识:了解、认识。④真:真理。 赏析:李商隐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