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用在得薪,才用在识真。
随宜作蛰跃,龙德乃全身。
伟哉嵇叔夜,浊世清粼粼。
凶尤竟不免,好善而闇人。
闇人动有累,幽愤何由申。
哲愚亦惟戾,千载为悲辛。
苏门先发蔀,见几如入神。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此诗以“咏怀”为题,借嵇叔夜、阮嗣宗、山巨源等典故,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和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表现了作者对正直之士的同情和赞美。

(1)

火用在得薪,才用在识真。

译文:火的作用在于得到燃料才能燃烧,人的作用在于认识真理才能成事。

注释:①火:喻指人才或贤能之人。②得薪:喻意得到任用。③识:了解、认识。④真:真理。

赏析:李商隐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只有人才能得到任用,而真正能够识别人才的人却非常难得,这是造成他怀才不遇的原因之一。

(2)

随宜作蛰跃,龙德乃全身。

译文:根据情况做出反应,像潜龙一样才能保全自身。

注释:①蛰:比喻隐居不仕的人。②全:保全。③德:指道德。

赏析:这里诗人以“潜龙”自比,表明自己像潜龙一样深藏功与名,等待时机。

(3)

伟哉嵇叔夜,浊世清粼粼。

译文:伟大的嵇康啊,在乱世中犹如清水般清澈。

注释:①伟哉:伟大啊。②叔夜:指晋人嵇康,字叔夜。③粼粼:水波明亮的样子。

赏析:嵇康是曹魏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他的为人处世堪称楷模。他在政治上主张清静无为,反对司马氏篡汉夺位的行为。因此嵇康被司马氏杀害,临刑时还写下了《绝交书》,表示要终身不与司马氏为伍的决心。诗人在这里赞扬嵇康在乱世中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就像清水一样明净透亮。

(4)

凶尤竟不免,好善而闇人。

译文:即使凶恶的人最终也不能免于灾难,只是那些喜欢行善而又不善言辞的人却总是被人蒙蔽。

注释:①凶尤:凶狠邪恶的人。②闇人:蒙蔽、欺骗他人的人。

赏析:这里诗人讽刺了社会上一些奸诈之徒,他们善于用巧言美语来蒙骗他人。

(5)

闇人动有累,幽愤何由申?

译文:愚昧无知的人总是有很多烦恼,他们的苦闷又从哪里发泄呢?

注释:①闇人:愚昧无知的人。②幽愤:深沉的愤怒。③申:发泄。

赏析:这里诗人批评了那些愚昧无知而又心怀叵测的人,他们的行径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这些人又常常被蒙蔽,无法看清事实的真相,因而他们的怨恨也无法向别人吐露。

(6)

哲愚亦惟戾,千载为悲辛。

译文:聪明人与愚蠢人同样遭受不幸的命运,这种悲哀的情景将流传千古。

注释:①哲:聪明人。②愚:愚蠢人。③戾:遭遇不幸。④悲辛:悲伤痛苦。

赏析:这里诗人慨叹聪明与愚蠢同样会遭受不幸的命运,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7)

苏门先发蔀,见几如入神。

译文:苏东坡的门徒首先揭开了云雾,他们洞察事物的本质就像进入了神灵的境地。

注释:①苏门:指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②发蔀:揭开云雾。③入神:洞察事物的实质。

赏析:这里诗人赞扬苏东坡及其门徒洞察事物的能力,并以此自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