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被贬谪期间。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先从“五日”起笔,说这“五日”之长,正与“凄凉”二字相称,然后才说今年虽不如往年,但为欢也无妨;接着又以梅风薄、萍烟卷等自然景色,来烘托自己的心情。下片开头二句,用典抒写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然后写自己的行吟之难。最后两句,则以江南风景为背景,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注释】 ①八声甘州: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四仄韵
【注释】 (1)“断西风”二句:指秋风摧枯拉朽,吹落了诗人的破帽,使他感到故山心绪难平。 (2)“正分携”二句:指自己和友人分别后,在金城柳树凋零、玉露枫叶凋伤的时候,诗人不禁感叹自己的身世之秋。 (3)“漫问”二句:意译为:“你问京城的倦客,酒醒以后身在何方?”这里用典,指作者自况。“京华倦客”典出晋代阮籍的《咏怀》诗。“酒醒是何乡”,暗用唐代杜甫《梦李白》诗中的诗意。 (4)“秋满”三句
【注释】殢:困倦。 柳耆卿:柳永,北宋词人。 东风冷于秋:春风吹拂着萧瑟的秋日,比秋天更冷。 纱烟窈:烟雾朦胧。 飘镫雨急:雨点飘洒着,灯光摇曳着。 高台歌舞:指在高处举行的歌舞宴会。 恁半妆易试:你半妆时容易试妆。 急拍难收:急促的拍子难以收住。 觑(qù):瞧。 雕梁:精美的屋顶梁木。 惊燕为谁留:燕子惊飞,不知道是给谁留下的呢。 天涯尘满:指尘土飞扬,天色已晚。 木兰舟:用木兰树皮做的船。
【注释】 (1)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遍”、“甘州令”。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2)暮登:傍晚登上。灵岩: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相传晋代吴王孙秀曾于此凿井为窟,故又称秀洞。绝顶:山顶。 (3)叔问:即姜夔的堂兄弟姜特立。半塘翁:指姜夔自己。 (4)闲僧:闲散的僧人。 (5)荒翠:荒芜的青翠。 (6)断网越丝腥:意谓国事如断网之丝,飘零而难聚。 (7)兴亡感
八声甘州(节选) 作者:辛弃疾 重阳日携同人登灵岩山,与友人一同绘制琴台秋畅图记此事。过了二十多天,我继续创作此词。此时正值深秋时节,霜降凛冽,边疆的战事日益紧张,眼中新愁,比重阳时节又多了几分。因此,词中声音变得低沉压抑。 非常倚靠高处抒发内心的悲愤和忧愁,风前劝勉长星。尽是消沉了今古,虚廊废苑,残堞山城。遍洒诸天的法雨,不洗血花腥。空写登临感,盈纸秋声。 不要问清凉的旧墓,怅销金一例
【注释】: 笑幽人无计遣穷愁,徒自费疑猜。怅风霜屡历,被谁播弄,不许开怀。相必嗔侬好学,天不喜怜才。故设牢骚境,巧作安排。 是痴如教尽改,问穹苍可肯,赐我痴呆。果真因为此,何用更徘徊。久情愿、愚顽懵懂,若然能、急速换灵台。也堪算、轮回摘贬,另付形骸。 【赏析】: 这是一首词,全篇以“乞痴”为题,表现了作者在仕途失意后的愤懑和不平。 上阕写“笑幽人无计遣穷愁”。作者对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十分厌倦
【注释】: ①孤城:指杭州城。 ②倒悬浸明湖:形容湖水清澈,映照着天空。 ③森千帆影里:形容水面上帆影很多,一片森然景象。 ④宫阙:指杭州的宫殿,这里代指南宋朝廷。 ⑤旌旗:指船上插着的旗帜。 ⑥菰蒲:一种水生植物,此处借指西湖的荷叶。 ⑦灯火千衢(qú):指杭州城内街道两旁都点起了灯火。 ⑧朱家:指朱晦庵、朱晦翁(朱熹)等人。 ⑨终朝:整天。 ⑩委蛇:悠闲自在的样子。 ⑪屠苏
【注释】 (1)八声甘州:词调名,又名“甘州》、《醉蓬莱》。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一叠韵。 (2)伯愚:张浚,字德远,号潜斋,宋高宗时宰相,抗金名将,以力主北伐著称。 (3)乌里雅苏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当时为金朝的重镇,张浚任此职。 (4)临歧:送别之时。 (5)榆关:即山海关,在辽宁省西部渤海湾东岸的崇山峻岭中。 (6)沙虫:水边浅沙中之螺蚌等小动物。 (7)莽莽烽烟
注释: 醉过之后,感到惆怅,因为扬州历来就是人们称赞的地方。看看隋炀帝在江都的梦境,离别时却没有忧愁。 平安夜晚报,是书记中最有风采的。这花和这月亮,可以任凭我在这里流连。 旧迹如尘土般难以寻觅,只有垂杨鸦树在黄昏时,枯草萤虫在草丛中飞舞。望玉钩斜畔,落日荒芜的山丘。 又何来玉人箫管,唤二分明月向珠楼。好怜取红桥烟艇,试泛清秋。 赏析: 《八声甘州·寄参寥》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八声甘州 诗句释义 1. 乘槎:指古代传说中,人们用木筏或竹筏从天河(银河)出发,寻找仙山和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 2. 有客:指某位有远见卓识的人。 3. 建奇谋:制定出非凡的计谋或计划。 4. 一剑:形容其手段果断,行动迅速。 5. 竟孤游:独自漂泊在外,没有伴侣。 6. 致葡萄天马:比喻通过某种方式得到意外的帮助或者机遇。 7. 来从万里:表示距离遥远,经过长途跋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