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本
【注释】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阙:宫殿的楼观。林啭:鸟啼。钥启:打开。鱼眸:指鱼眼,比喻眼睛明亮如鱼。日历:指历法。编行:编排成行。五叠:一种乐章,这里指诗词的韵律。簪毫处:书写的地方。林啭莺喉:莺歌婉转,如同林中黄莺歌唱。钥启:打开钥匙。鱼眸:形容人的眼睛明亮。日历:指历法。编行:编排成行。五叠:一种乐曲,这里指诗词的韵律。簪毫处:书写的地方。林啭莺喉:莺歌婉转,如同林中黄莺歌唱。钥启
【注】: 瑶花慢:词牌名,本调为双调,共九十三字。上下阕各八句四仄韵。 澄天如水: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云彩,像清水一样。 皓魄东升:月亮从东方升起。皓,洁白的;魄,月之别称。 罗云全卷:指天空中布满了云朵。罗,网;卷,收拢。 冰壶:比喻清白高洁的品格或人。 琼树秋、万里清光难掩:指秋天的景色美丽,远处的景物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显得更加明亮。琼树,用来形容树木的美丽;清光,指月光;难掩,难以掩盖。
梦横塘题陈百泉司马小照竹云罩径,桐露飞檐,秋光此际清绝。老屋三间,占几许、林风池月。棐几无尘,湘帘似水,炉烟初歇。看碑摩碧落,砚涤红丝,闲吟处、仙凡隔。 竹云罩径,桐露飞檐,秋光此际清绝。 竹云:竹叶上挂满云雾。 罩径:笼罩在竹林间的小路。 桐露:桐树上的露珠。 秋光:指秋天的风景和气氛。 此际:这时候。 清绝:非常清幽,不同寻常。 老屋三间,占几许、林风池月。 三间:指屋子有三开间。几许:多少
桂枝香秋日潞河官舍即事金风成阵。正蓼岸水香,芦渚烟净。遥见重岚似染,澄波如镜。新凉透向单纨早,问流光、木犀香近。露浮莲薏,云沉菰米,一番深靓。 畅好是、冰轮渐映。恰宝相空明,纤尘都尽。篱角秋声,摵摵更添蛩韵。年时记得携幽侣,擘涛笺墨华痕沁。谁知此日,朱旗画戟,未输清兴。 注释: 1. 金风成阵:形容秋风像军队一样整齐。 2. 蓼岸水香,芦渚烟净:指秋天的岸边,水面上散发着荷花的香气
【解析】 本诗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作者借写郊外之景,抒发了羁旅愁怀。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意境清雅,语言清新自然。 “夕阳照树红相亚,秋已半、新寒乍,潦水初收黄叶下”,首句以夕阳映照树木的红色来渲染环境气氛,烘托出一片萧瑟凄冷的氛围。接着又写秋天已经过了一半,天气也渐感寒冷;潦水正被初收,而黄叶也已落下。这几句从时间、季节及景物变化方面,描绘出一幅深秋郊野图,渲染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苔砌迷烟,竹轩吹雾,欧家冶色新染。 岭外珠娇,汝南玉小,不数莲跗丹脸。汉宫似否,认訇叶、钿痕微颤。 记取成都画样,黛螺五斛浓点。 亭亭幽姿最胜。漫评量、紫深黄浅。 锦被金裙输与,青绫妆淡。 解释春愁几许,共鬓影、窗前斗明艳。 蝶翅休疑,蜻腰难见。 【译文】 苔藓覆盖的台阶上烟雾迷蒙,竹林中的轩堂里弥漫着轻纱般的雾气,欧家的美女们新近涂抹了艳丽的脂粉。 岭外的美女娇美如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主旨、情感以及手法等。“遥溯”,追溯;“亭堠”,指路边的土台,也泛指路标或里程表。 【答案】 示例: 译文:秋日里潞河东岸,平芜已净,见几株垂杨低挂翠色,寒芦摇曳碧色,远望水天一色,红栏绿浪,恰似江南景物。扬鞭处,快马蹄得得,尘土都绝。西风细蹙鳞波,想当年那叶蒲帆,直通乡国。双鱼遥溯
【注释】 ①即事:眼前之事。 ②渺渺:遥远的样子。寒流:水冰凉。明古渡:指古老的渡口在夕阳下闪闪发光,显得特别清晰。 ③蓼花滩畔:在蓼花盛开的河滩上。木兰舟:木兰船。相传木兰是木兰木所做,所以叫木兰舟。木兰船轻灵如鸟,故名木兰舟。 ④沙边渔唱晚:傍晚时分,渔民在沙滩上唱歌。 ⑤烟外橹声柔:在雾霭笼罩的远处听到橹声。 ⑥廿馀年:二十几年。 ⑦乌梭天织:织布机像天上一样飞转。乌梭:指织布机。 ⑧鸿爪
【赏析】 《南楼令·潞城秋兴》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木犀树的喜爱之情和对当年持斧客的怀念之情。全词意境清丽、含蓄蕴藉。 “萧瑟晚风寒”三句。词人首先描写了潞城的秋天景色。首句“萧瑟”,点出时节已是晚风萧瑟,天气寒冷。这为下文写木犀树的香正暖作了铺垫。次句“征衣白袷单(kuà 单)”,写词人穿着白色夹衣去潞城,表明他当时正在外郡做官。“木犀香正暖”
满江红·漫吟 峻坂双丸,隙驹过处全无影。乍帘外,雪云黯澹,霜风凄紧。草草年光行欲暮,迢迢尘梦呼难醒。算圆浑,著甚恁般忙,无凭准。 今古事,闲中省。真幻想,空中领。只浮沤,起灭去来无定。小住十洲清净宅,安眠一觉华胥枕。问前身,何处托行踪,蓬莱顶。 【注释】 1. 峻坂:高耸的山岭。双丸:比喻山峰。 2. 隙驹:指骏马,喻时间迅速流逝。 3. 乍:突然、一会儿。 4. 帘外:窗外。 5. 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