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注释】 忆秦娥:又名“大石乐”、“大石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押平声韵或仄声韵。 大庾岭:在广东大余、南雄之间,是五岭之一的南岭主峰。 云根擘:云根,指云彩。擘,分劈。 双崖碧:指大庾岭两边的山崖。 古今多少:多少年来。 苏碑题迹:指苏武的碑文。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绝食十九日不死,后归汉,有《汉书·苏武传》。 塞鸿不度:指书信不能通过边关飞鸿传达。 红梅关上
【注释】 鸡肋:比喻无用的东西,有食之无肉,食之无味。这里指自己的处境。 王妹:指作者的妹妹。青衣:古代宫中女官的一种服饰,借指宫女。 兼承佳饷:兼受君王的赏赐。 二首:两首词。 【赏析】 《忆秦娥》又名《秦中月》、《上河轮》、《临江仙》,是唐代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有三平韵,一叠韵。 这是一首抒写对亡妾怀念的词作。上阕写她虽然还健在但已无心恋欢,下阕写她的寂寞和怀念之情
忆秦娥 · 鸡肋虽存,懒从人热,索居寂寂,唯王妹时令青衣顾问,兼承佳饷二首 注释:即使还有鸡肋存在,我也懒得去迎合世俗的热闹,独守空房,寂寞难耐。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王妹妹时不时地过来看望我,给我送去美味的食物。 怜凄切。芳茗甜香时不绝。时不绝。殷勤鱼雁,妆台只赤。 注释:真是让人感到凄凉和孤独,只有泡茶的香气和甜香味不断传来。尽管如此,我依然收到了她频繁送来的鱼雁书信
【解析】 此为一首闺怨词。全篇以“忆”贯串全词,写闺中女子对远行人的深切思念和伤别之情。上片由景入情,写景中寓情;下片直抒胸臆,表达伤别之情。 【答案】 ①鳞鸿:比喻远方来的使者。②暮蝉空向林梢咽:黄昏时,蝉声凄切地鸣叫着,在树林里回荡。③秦娥:即秦娥女,古代传说中为丈夫精诚而死的女子。④安否:平安与否。⑤相觅:互相探访。 赏析: 这首小令,写的是闺怨相思之情。全词用比兴手法
【注释】 西窗月:指在西窗下赏月。 邀人瘦影成三绝:邀请人一起来看月光,把人的倩影照成三个。 清愁虚冷:清冷的愁绪,空荡荡的。 金钗划损阑干漆:金钗(妇女头上插的装饰品)划破了栏杆的漆皮。 炉烟袅篆屏山寂:香炉里的香烟缭绕着篆刻的屏风,一片寂静。 侍儿促睡,单衾寒怯:侍女催促着睡觉,单薄的被子让人感到寒冷和不安。 【赏析】 《忆鄋氏》是一首咏物抒情的小词。上片写女主人公在西窗下赏月的情景
【注释】 春将暮:春天将要过去了。 绿阴:指树木的浓密枝叶。一树丝丝雨:形容春雨绵绵,像无数条丝线一样不断落下。 仙仙:轻盈的样子。凌波步:形容步履轻盈、优美。 娟娟:美好的样子。 东风妒:形容春风对花儿的嫉妒。 【赏析】 此词描写了白海棠在春日暮春时的美丽情景。上片写花,下片写人。上片“春将暮”一句,总起全词。“绿阴一树丝丝雨”,是说海棠树上春意盎然。“丝丝雨”三字用得极好
《忆秦娥·燕燕》是南宋词人王沂孙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词人重游故地,看到春花依旧盛开,却不见当年所爱之人的情景。 译文: 燕子常常跟随寻找春天的人飞来飞去,翩翩起舞,红浪花香中翠绿的柳树枝条翻动着,像剪刀一样剪裁。 帘子垂下,斑竹和银杏树的影子映在屋梁上,重游时迷失于花径之中。 花儿依旧繁丽,但枝头不再有曾经的爱人,只有雨点落在枝头上发出的声音。 注释: 1. 燕燕:燕子 2. 惯逐寻芳伴
【注释】 繁华:指繁盛。歇:停止。群芳接:百花争艳,接连不断。红楼:指女子的闺房。夜雨:夜晚的细雨。绿窗明月:绿色的窗户里照进明亮的月光。清明、寒食、中秋节:分别指的是清明节和寒食节。池塘:泛指园林。东风雪:春天的风带来雪花。梅花玉笛:用梅花做成的笛子。拣花丝缬:挑选花织品。丝缬:一种花纹的织物。 【译文】 繁华落尽了,但百花依然争奇斗艳。繁花盛开的季节,红楼上夜下细雨绵绵,绿色窗帘映照着明月
《忆秦娥》 垂珠箔。相邀女伴依妆阁。依妆阁。闲敲棋子,夜灯花落。 转更渐冷嫌衣薄。呫吟不睡寻衫著。寻衫著。窗纱透晓,背灯才觉。 注释: 垂珠箔:挂在屋檐下的装饰物,像珠子一样垂下来。 依妆阁:指梳妆台。 呫吟:小声吟咏。 译文: 垂着珠帘的屋檐下,邀请女伴们来梳妆。 在梳妆台前,她们悠闲地敲打棋子,夜深了灯火阑珊花落无声。 时间渐渐入夜,天气开始寒冷,担心衣服不够保暖,就睡不着了,起身去找衣服穿
【译文】 春天的景色很美好,可惜我的心情被春天所折损。春天让我心情低落,就像莺儿惊起梦来,梨花也感到害怕。 我黯然神伤地离开故乡,像春波一样把鱼吹得紧贴水面。一封书信寄托着我的哀思,一行行泪水浸染我的诗篇。 【注释】 ①春薄劣:春光太浅了。 ②春心折:春心被春光所折损。 ③滑莺惊梦:像莺儿那样惊醒了人眠的梦。 ④梨花睡怯:像梨花那样使人感到怯惧而不敢入睡。 ⑤春魂黯黯潜消别